核工業是國家不幸和亂世紛爭的標志,卻又是弱小國家打破技術壁壘,把握自主命運的重要武器。
圣赫塞的打算是先打好基礎,重新幫阿根廷走研發原子彈的路子來。
其實阿根廷1950年從零起步,購買和建造了研究反應堆,建造核能技術的基礎配套設施,還是有一定發展的。
現在必隆政府致力于發展放射化學、冶金工程學和核物理學,培訓核技術人員和物理學家,許多核技術專家基本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眾所周知,因為羅納德里希特這個民科,幾乎讓阿根廷的核計劃癱瘓,前后足足花了1億多美金,幾乎沒有任何成果,不僅沒有氫彈,連原子彈也不在阿根廷國家的原子能機構的研發計劃之內,可以說就是是空中樓閣。
阿根廷為什么研發失敗,就是好高騖遠了,步子走的太大扯了蛋,可以說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先發展原子彈,再搞氫彈,倒是有一個國家是同時起步的,但那也是有蘇聯人專家的支持,加整個國家全力投入才做到的。
而阿根廷竟然想一步到位,發展全新的氫彈架構,
要知道全世界現在只有一個氫彈引爆模型,也就是tu模型,
俗稱大彈套小彈,簡單說通過原子彈核爆產生的威力點燃氫彈。
哪怕蘇聯人也是照著這個思路搞定的氫彈,
而里希特這家伙是真正的好家伙,不僅騙了必隆政府,研發了一個電子琴,打了水漂。
連帶圣赫塞都有些恨得牙癢癢,他計劃找個猶大人殺手把這家伙干掉,必隆政府準備釋放這家伙,圣赫塞可忍不了,驅逐出境太便宜這個人了。
這樣的德國佬可以說沒有任何價值,干掉以后甩鍋給以色列猶大人就行,反正這家伙估計也是個騙吃騙喝的廢物,活著就是浪費糧食,
干掉以后,到時候再宣傳一番這家伙是戰犯之類的,還能讓阿根廷國內的德國佬更加死心塌地跟著圣赫塞搞事情。
甚至直接就把消息透露給以色列猶大人,讓他們自己里出手最好,自己還不用浪費資源。
大彈套小彈可以說必須要有個原子彈,阿根廷連原子彈都沒有,更別提開發虛無縹緲的氫彈新架構了,難度可以說比后世新華夏自主生產一個8n光刻機難幾十倍。
那時候的新華夏,經過幾年的跨越式發展還有產業投資補貼一系列組合拳,很快搞出了屬于自己的世界一流水平光刻機,徹底打破了美國佬的封鎖,美國佬連忙撤掉了光刻機封鎖,為時已晚。
圣赫塞回憶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加拿大那時候已經徹底成了美國人的狗腿子,跟現在的硬氣沒法比啊,美國佬也就只能搞搞下三濫。
話說回來,美國和蘇聯等國家主要采用的是tu構型氫彈,只能通過原子彈引爆,氫彈是核武器的一種,屬二代核武器,又稱聚變彈、熱核彈。
從1951年開始,美蘇就先后開始了氫彈試驗,其中美國于1951年引爆了第一顆氫彈,但是技術相對原始,起爆當量也并不大,而美國1952年在艾尼威托克爆炸的氫彈還是太大,也不能用于實戰,就是因為太大太麻煩了,無法用轟炸機投放。
而蘇聯現在將氫彈實戰化,圣赫塞記得他的首次起爆當量也僅有40萬噸,雖然比小男孩大了不少,但還是有些小,因為蘇聯的氫彈小得可以用飛機運載,所以能用于實戰。
而美國也在蘇聯人的壓力下,開始制造真正用于實戰的氫彈,說實話這兩個大國還有受51年阿根廷假消息刺激的原因,要不這兩個超級大國肯定不會那么快研制出更厲害的氫彈。
圣赫塞在美國并沒有招募到多少核物理科學家,只是拿到了一些離心機設備,美國核工業中其中最著名的兩個實驗室,分別是芝加哥附近的阿貢國家實驗室和紐約長島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而實際研制氫彈的實驗室拉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和剛成立的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但保密程度來說太高,而格雷羅這些家伙并沒有辦法刺探到這方面的情報。
所以只能曲線救國,在美國招募年輕物理學家的同時,準備去加拿大這邊找找機會。
成熟的物理學家都在美國情報局備案中,圣赫塞原先成立了一個叫恩科電氣的空殼公司,整個人員只有一兩個,
結果在招聘的時候發現找不到合適的工程人員,經常被當做騙子公司,而且塞恩這些人都是搞金融的,對于電氣行業并不熟悉也沒有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