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瑪利亞市的建筑行業在圣赫塞有意扶持下,突飛猛進,出現了科恩建筑,哈里斯筑路,青云建工,玉化建筑4家規模超過上千人的建筑公司,負責了大部分瑪利亞市擴張建設以及北方的奧蘭市,而且開始擴張到其他地方。
青云建筑的老板是圣赫塞的前員工陳青云,陳青云一開始就是圣赫塞扶持的,做建筑工人其實也沒那么簡單,甚至還需要經過一些再培訓,
因此還成立了建筑學校之類的,最起碼要有個小學文憑才能當上建筑工人,而瑪利亞市的建筑工人大多來自于玻利維亞和巴拉圭以及阿根廷北部,教育水平確實一般。
玉化建工的老板也是跟科爾多瓦唐人街的一個叫林玉華的人,這算比較意外的了,在瑪利亞鎮開發時期還是個建筑工人,后來從承包小工程開始,慢慢成為大包工頭,最后成立自己的建筑公司,跟現在的克羅斯關系還算不錯,手段也挺高的,而且經過圣赫塞同意,獲得了不少貸款。
科恩建筑是圣赫塞自己的公司,有意控制規模,畢竟建筑行業行業并不是很適合圣赫塞,他更多作為幕后,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培訓學校一樣的地位,這里出來的一些小組長,慢慢也變成小包工頭之類的,哈里斯筑路主要負責修筑水泥路,也是圣赫塞扶持起來的。
想起前兩個月來到布蘭卡港競選議員的時候,激進黨總部也不富裕,除了正式的通知以外,并沒有給圣赫塞太多的資源,這邊的激進黨也是嚴重受壓制,
好在激進黨這邊能維持住兩名候選人的規模,加上圣赫塞的一系列運作,才有驚無險的當上了議員,直到上任后提出建設臨港工業區開始,跟市政廳搭上關系,圣赫塞才算是徹底扎根下來,以此團結了大部分激進黨人,
現在布蘭卡分部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很多,新設立了幾個部門,還有了新總部,招收篩選了一批年輕有活力的成員,進行了培養,安插自己人,終于算是掌握了這個分部。
瑪利亞市作為圣赫塞手里的第一座城市,建筑業隨著城市基建已經擴張越來越快,加上行政改革,市縣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跟圣馬丁將軍縣融合發展,城市面積從20平方公里直接擴大到5006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一舉從也從158萬跨過20萬大關,原圣馬丁將軍縣郊區也有5萬多人,現在新城市有了22萬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阿根廷中等城市,科爾多瓦省的第二大城市。
可以進行下一步擴張和建設了,唯一一個問題是,科爾多瓦省正在跟瑪利亞市扯皮,新合并的城市要叫圣馬丁市還是瑪利亞市,克羅斯也發了電報,讓圣赫塞給做下決定。
圣赫塞其實更傾向于圣馬丁市的,畢竟圣馬丁作為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名氣更大,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口,原先的瑪利亞市就作為瑪利亞區好了,把瑪利亞區擴大個十幾倍規模就行,郊區再劃分出幾個鎮區,回復簡報已經發回克羅斯那邊。
而且拉普拉塔鋼鐵廠的投產,讓鋼筋的問題不再是問題,賽德克水泥廠的擴張速度也加快了,阿根廷完全不缺水泥生產的原料,又有法國技術,生產的水泥價格隨著規模擴大會極大降低生產成本,
有了便宜的鋼筋水泥,建筑成本也會下降了很多。
未來幾年,圣赫塞的要求是,瑪利亞市目前財政支出大部分投入基建和職業技術教育上,對于高等教育還是相當吃力,圣赫塞對于瑪利亞市的定位基本還是個生產基地和工業城市,
新成立的圣馬丁飛機制造廠科研人員到來,瑪利亞市有了第一家研究所,只是這家研究所燒錢過于厲害,圣赫塞為了創收,維持收支平衡,也只能給飛機制造廠開辟一些加工廠,讓他們創收,這里也把科爾多瓦的老拖拉機廠這些搬了過來,重新開辦了原先的附屬工廠。
阿根廷中部瑪利亞市的工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這里不僅擁有阿根廷最肥沃的土地,同時還有銅礦,鎢礦等礦產,圣赫塞已經在這里籌備投資建設特種鋼鐵廠,為坦克車,軍工廠火炮,三海造船服務配套生產所需要的鋼材。
普拉里食品也已經介入肉制品加工,糧食生產等各個方面,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并購了兩大國營玻璃廠,又收購幾個面粉廠、榨油廠等各種加工廠,進步飛快,貨物出口轉運未來也會通過布蘭卡港這邊運輸。
而讓圣赫塞意外的是,科爾多瓦省包括瑪利亞市和科爾多瓦市的華人增長速度很快,已經從前幾年的幾百人增加到上萬人,其中還包括一些黑戶,圣赫塞讓瑪利亞警察廳為他們庇護和幫助,融入當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