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疏雨抬眸望去,輕聲細語道,“臣女疏雨見過陛下、見過太后,愿陛下太后萬福金安。”
顧祁瑜臉色淡淡,卻幽幽開口,“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吹成疏雨。
疏雨可是這兩個字”
文疏雨“陛下才華橫溢,疏雨二字正是出自這首詞。”
顧祁瑜眸色未變,“不知文相在何處尋到令愛。
只是朕卻覺得文姑娘,甚至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有所見過”
文疏雨豈會不明白他的試探,而他也未成打算有所隱瞞,事情很簡單。
謊言這種東西,就算掩蓋的再好也會有被發現的一天。
不過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而且從一開始,她和凌奇瑞的想法便不是瞞住顧祁瑜。
“此事便由臣女,替父親向陛下解惑。
臣女幼時被人販子拐走,他們得知我父親乃是當今丞相,心中有所害怕,不敢將我留在胡瑕,轉而賣到了明唐。
臣女雖然那時年幼,卻也清楚我是誰。
好在養父母對臣女算是疼愛,不會因為臣女是女子,而不讓臣女讀書習字。
也真是因為這樣,臣女才能有所見識,獨自回到了胡瑕。
至于陛下瞧著臣女眼熟,臣女卻也著實想不明白。
大概是陛下洪福齊天,冥冥之中在保護著胡瑕的子民,找到歸屬吧”
能言善辯,唐桔梗你倒是一如既往。
朕可算是好奇你來胡瑕,又做了這番到底是為了什么
“文姑娘,不愧是文相的女兒,聰慧機敏。”
文疏雨“臣女,多謝陛下夸獎”
文相見狀繼而再次開口,“疏雨,你不是給太后準備了禮物嗎”
太后卻也來了興致,“哦給哀家準備了禮物”
文疏雨“臣女,才疏學淺,沒讀過什么書,也沒什么拿的出手的東西。
聽父親說太后禮佛,故而將這佛經繡在了錦布上,還望太后娘娘莫要嫌棄。”
言罷,便讓身后的奴婢將繡品展開。
太后看著眼前這一幅精美的繡品,眼中流露出滿意的神情,不由得稱贊道,“萬萬沒有想到,疏雨的女工如此的好。
這一針一線想必是花費了不少時間。
雙面繡發更是讓這副繡品難上一個級別。
可見起用心程度
哀家很是喜歡,來疏雨,到哀家這里來。”
文疏雨緩緩提起裙邊,慢步而上,端莊典雅,不失為大家風范。
這可讓太后看著滿心歡喜。
太后也是個心底透亮之人,文相讓她的女兒今日如此出風頭,無非是想引起陛下的目光。
前朝的事情,也有所耳聞,陛下的顧慮,她心里也清楚,但是。同樣也不得不考慮到文相的感受,畢竟兩方平衡才是持久之道。
而這文疏雨雖說是文相的女兒,但卻從小不在身邊,故而與文家不算親近。
若她入宮,得到陛下的寵愛。遠比文貴人,要對陛下更為有利,再者此女子雖養在外面。但行事舉止,說話,都端莊有禮。倒也算是一個好姑娘。
太后從頭上將鳳釵取下,親手為她戴在發髻之上。
轉而牽起了文疏雨的手,她頓時間發現文疏雨手中的繭子,看來這是為了給她刺繡所傷的。
這一時間讓太后對其更是喜歡。
“好孩子,為了完成這副繡品,怕是吃了不少苦。
哀家都看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