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笑著點了點頭,照例叮囑她“一路小心”,并囑咐了一句“一路順風”。
寄月也揉了揉她的頭,一雙帶笑的眸子被金陵初春的日光籠罩著,明亮又溫柔。
回府之后沒多久就是元宵,過了上元節,文家便開始籌備婚禮事宜了。
其實在成婚這件事上需要忙得更多的是秦王府,但文家本就是高嫁,又是秦王府的尊貴門第,如今整個江南甚至京都都有人盯著這一樁婚事,文夫人不得不處處仔細精心,唯恐在自家手上出了半分紕漏,整個文府都沉浸在一種緊張而興奮的氛圍中。
在庫房中藏過一冬的整整一百五十六臺嫁妝終于被從庫房中抬出,在婚前送妝那一日明晃晃地向世人展露文家這累代皇商豪富的底蘊。
各家送與這位未來秦王妃的添妝亦是不薄,自文家本家親戚、外門親友、來往世交,每一家的禮物都豐厚而恰到好處。
錦心的添妝禮物是早就準備好的,名匠編造的九兩重金絲髻一頂、嵌七顆大珠十九顆紅寶三十二顆翡翠的金絲攢珠髻一頂,聽來俗套,其實造價不菲。
蕙心是自幼沉浸在珠寶物件堆里的,對這些東西價值幾何最是清楚不過,也因此,心中在熱乎乎的同時也更添無奈。
這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就這樣嫁出去,沁娘的荷包也是要遭災了。
其余姊妹各有添妝,除了小小的華心,另外二人都是財大氣粗的,其中未心尤甚,一件白玉盆底金枝翠葉瑪瑙果的石榴盆景甫一擺出便吸引了眾人的眼球。
姊妹添妝豐厚至此,一是說明姊妹情深,二也彰顯文家家底不凡。文夫人面上有光,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口中還得矜持地笑著表示“這孩子真是胡鬧”
文家嫁女,十里紅妝,赫赫揚揚占了一條街還不止,這邊文從翰已帶領吹吹打打的送妝隊伍在王府門前下馬,后頭那一臺還沒走出文府的門。
豪奢至此。
民間對此眾說紛紜毀譽參半,有夸贊文家底蘊與對女兒重視的,自然也有說文家囂張、一朝攀附上王府便張狂至此,恨不得世人都知道他家的富貴了。
當然更多的是好事之人,聽文家的口風是二姑娘婚期也將近,配的還是戶部尚書的嫡公子,就不知道那時妝奩孰薄孰厚了。
秦王府是尊貴,戶部尚書可是實權啊。
便是素日與文老爺往來的那些生意場上的朋友,也多有觀望著文家動靜的,還有好事者到謝重華跟前去挑撥,最后自然也沒得什么好果子。
二月初三,親王娶妃,文府嫁女。
謝霄、文蕙心,永結同心、白頭到老。
二月二那日,謝霄到了郊外的月老觀,親手在姻緣樹上系上一條紅絳。
輾轉半生,終是復有人含笑立身側,笑言郎君歸。
歸寧那日,文夫人親眼看著謝霄攙扶著蕙心下馬車來,然后一路跨過中門越過二門,拉著蕙心的手始終未曾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