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見她乖巧可愛的小模樣,不由抬手又揉了揉她的小腦袋,這時華心的教引嬤嬤笑著道“兩位姑娘歇了有一會了,再不會前頭去恐太太要問了。”
“母親知道我過來,也知道華心是我叫來的不過華心也是該回去了。”錦心道“你們且去吧,我再在這靜一靜,你們好生照看著姑娘,晚晌里定頤堂還要擺宴,她這會若實在累了,向母親告個罪,帶她下去小睡一會也是無妨的。”
兩位嬤嬤均應了是,帶著華心出了屋子。
人都走了,婄云才笑對錦心道“可見主子還是疼妹妹,那茶花您多稀罕寶貝啊,也就是大姑娘出嫁您才舍得送了一盆,如今五姑娘不過遷個院子,您就巴巴地叫人分出兩盆來。”
錦心隔著窗,望著華心小小的、隱約模糊的身影,聲音低低地道“我疼她多少,都是應當的。”
要說這些姊妹中,她與三姐未心最好,虧欠最多的便是小妹華心了。
華心年紀雖然小,卻是為了家仇受苦最多的,又是為了成就她與大寧的江山才舍了半條命去,最終年紀輕輕便一身傷病,早早離世。
她恨不得將天下的好東西都捧到華心眼前去,便是天上的星月,她也想為華心摘來。
文夫人心里覺著周姨娘為華心取的那個“榮”字過于浮華,不過平穩安靜,不好,她卻覺著這個字合該應驗在華心身上的。
她的妹妹,正該榮華安穩一世,遠離貧窮苦難。
二人低低言語著,妍兒、小安二人均是不解其意,今日大家出來赴宴,院里不能每人守著,便把繡巧留下了,這會妍兒見錦心住了口,似是有些出神,便笑著打趣道“咱們倒是出來歡快吧,把繡巧姐姐留在院里,回去恐怕是得不了好臉兒了。”
“有我呢。”錦心道“且等我舍身去,好好兒哄哄咱們繡巧姑娘。”
幾人紛紛笑了,婄云打趣道“那就靜候姑娘大展身手了。”
錦心在小屋里吃了兩碗茶,用了兩塊點心,歇了好一會才施施然帶著幾個婢女走回前頭,她一直坐在不甚起眼的角落里,回來了也沒幾個人注意到,未心倒是一眼瞥見了,笑著、有些無奈又充滿縱容地看了她一眼。
這邊熱鬧了一下午,外客走了還有親近親眷,大家上了輪茶,有說不完的話。
剩下親眷的時候錦心就躲不得懶了,少不得走進前來,與未心、云幼卿一起給長輩們添茶、端果子。
不過文姝晴哪里舍得她與未心做這些事,笑著道“都是自家人,你們小輩坐下了,不要忙活了。沁娘到我身邊來,你這丫頭晌午又到哪躲懶去了,看了你一眼就不見人影了。”
她是出嫁了的姑太太,在娘家里說話是沒人會輕易反駁的,何況這種話是文夫人絕不會有異議的,其余親眷太太便也無人反駁,縱得三人落了座。
錦心在文姝晴身邊坐了,笑盈盈地,與一向對外人清清冷冷的模樣甚是不同,她笑著道“是掛念著要給姑姑請安才來的,不然今日這樣的場合,我就不來了。大家都在前頭熱鬧著,我不如在后頭陪陪二姐姐,這樣二姐姐心里也平衡些。”
“你這丫頭,油嘴滑舌的,滿嘴里沒一句可信的”話是這樣說,文姝晴眼角眉梢的笑還是掩都掩不住的,趙大奶奶這時才開口笑道“瞧這位親家妹妹年歲尚幼,便是不耐煩這些事情也是有的,躲個安靜也是平常,等再大些,規矩禮數知道得周全了就好了。”
人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她這話若是親近人只說前半句還有些替自家孩子分辨周全的意思,外人來,又說全了這樣一套話,卻帶著些提點或者往重了說是指責失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