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輪到誠意伯說不出話了,他能說他一直特別害怕鎮國公嗎特別是對方眼睛一棱,他都能直接給跪,還敢主動去找他
但是這話他肯定不會說出來。
“你以為鎮國公是那么好找、好說話的要不然你以為為何鎮國公如此權勢滔天,真正敢上門的人卻寥寥無幾
所以我想的是讓你去找鎮國公夫人,然后再通過鎮國公夫人找到鎮國公,明白嗎”
“甭管找誰,現在都沒用了。”
潘氏心里如何悔恨不提。
廬州府。
煜王府將募捐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本來整個廬州府眾官員并沒有當回事,想著到時候稍微意思一下不就行了。
可是聽到后面,又是登記在冊,由鎮國公作為欽差大臣呈給陛下閱覽。
又是找文人執筆,到處宣揚。
更絕的是還得將這些全部謄抄,張貼于各個大街小巷,還有私塾書院。
這還給不給他們活路了
這可不是單單捐銀子的簡單事啊。
他們一個個都為官數載,心眼子那都是比馬蜂窩都多,還能看不出來,這是陛下和煜王之間的對弈
他們本想著乖乖地做個旁觀者就行,一個不得罪,明哲保身。
雖然這樣說,但他們一開始做的準備其實就是在幫著陛下為難煜王,但他們這不是沒辦法嘛要是得罪了陛下,陛下一個不高興了,他們頭上的烏紗帽可有保不住了。
雖然都知道煜王也冤,但死道友不死貧道不是
可是現在萬萬沒想到,煜王直接把他們全拉下了這趟渾水,加上又有鎮國公在一旁坐鎮,他們這下就是想躲都沒地兒躲。
鎮國公那是什么人啊,那可真是一心只為國為民啊,要是見他們沒個讓他滿意的表示,他們怕不用等陛下來摘他們的烏紗帽了,鎮國公就能給他們收拾了,還是那種事后陛下還得表揚鎮國公的那種收拾。
因為這事要是放在明面上來說,他們確實是不占理的,更別提,他們還有一千一萬個能被人收拾的把柄。
到時陛下可不會承認自己的小心思的,只會說他們自己罪有應得。
再說這個登記在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呈給陛下,就算陛下打心眼里是完全不想他們捐款幫忙,但這事要是放到明面上來說,他們按照陛下的意思來了,一個個也就意思一點,到時陛下是不是臉上也掛不住
因為滿朝文武就會覺得這怎么回事啊,出了這么大的事,廬州府的官員就捐這么點,陛下還挺滿意那以后要是再有其他地方出事,讓他們捐錢的時候,他們也少捐點。
你就說,大家會不會這么想
可要是大家都這么想,那皇上不就歇菜了國庫哪有這么多賑災銀子不得找官員們扒拉扒拉
可是他們要是捐多了,那陛下心里肯定會不舒服的啊,就會覺得,廬州府的那幫混蛋肯定已經跟煜王勾搭在一起了,那些人以后不能用了,有機會還得尋個由頭把他們都擼了。
你說,這事不就把他們整得里外不是人了嘛
這到底應該捐多少呢
這遠的還沒解決呢,最現實的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