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寧父沒想那么多,他只是有些感慨,經歷了這么多,從當初十年寒窗到進京趕考,從高中探花到榮升御史,又從勒令回鄉到官復原職,寧父沒想到自己一個農家小子的人生經歷會如此精彩。
他從不曾怨怪過陛下,但此時他也不知該如何面對陛下,所以才有了這番感慨。
可是不管他內心如何糾結,如今陛下有旨,他就是再不愿回京、不舍離鄉也不可能抗旨不尊。
三天后。
里正自從經過上次暴雨,身體就越發差了,后背都佝僂了,從家里走到村口就一直在大喘氣。
寧父看得有些心酸,“叔,別送了,您快回去吧。”
里正枯瘦的手抓著寧父不放,“二侄子啊,聽叔一句勸,在外面啊可不比在家里,特別還是在皇上身邊,凡事甭較真。
想想你父母還有我們這些父老鄉親,人啊,只有先保全自己,才有機會想以后的事,我老啦,也活不了幾年了,你可是我們寧家村的驕傲,叔以你為榮,整個寧家村也都以你為榮,你在京城,要好好兒的,曉得不要記住上次的教訓。”
這一番掏心窩子的話雖然糙但理卻不糙,聽得寧父眼眶通紅。
看著頭發已幾近全白的頭發,不知這次分別,下次回來還能不能再見到這位睿智和藹的老人家。
“叔,您放心,侄兒定將你的話記在心里,您也要帶著鄉親們好好的,等我下次有機會再帶妻兒回來看你們。”
“噯,噯,好,村里都好著呢,你甭惦記我們。”
“是啊是啊,我們現在都好著呢,你們崩惦記我們。”
村民們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道。
他們現在確實挺好的,每戶人家都按人口領了救濟糧,家里的屋子也都是官府的材料,他們自己動手搭建,雖然累,但累得值當啊,等房子蓋好了,他們也有新房子住了,寧初那丫頭說的對,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可不就來了嘛
寧初這邊還在勸寧爺爺寧奶奶,“爺奶,你們真不跟我一起去京城住段時間啊”
寧奶奶眼紅紅地看著自家小孫女,雖然舍不得,但還是硬起心腸,“不了,我們就不去了,我和你爺爺一大把年紀了,就不來回折騰了。”
寧初見他們死活不肯,便也只好隨他們。
自從他們一家回鄉,爺奶把最寵的愛都給了她,此時分別,讓她萬分不舍,眼淚一直在眼眶里打轉,她忍不住抱住了寧奶奶,“奶,孫女會想您的。”
“奶的乖孫,奶也舍不得你啊。”
此刻,寧奶奶寧愿寧父一直沒有出息,就待在寧家村算了,這樣她的乖孫就可以一直留在她身邊了。
祖孫倆的深情流露,也感染了周圍的人。
就連李氏都別扭地拉著寧母的胳膊叮囑道“不是我說你啊,弟妹,你這人就是性子太軟和了,說得好聽點叫與人為善,說得不好聽那就是好欺負,這次你們回去你可得學著硬起來,這樣別人才不敢欺負你。”
寧母好笑地看著李氏,心底也充斥著離別的傷感,她很喜歡寧家,婆媳關系和睦,大嫂雖然有點小毛病,但本性不壞。
“多謝大嫂教誨,弟媳記住了。”
李氏在心里撇撇嘴,這弟妹在鄉下待了這么久,說話還是文鄒鄒的,聽得她都快起雞皮疙瘩了,不過想到她馬上還要回京城面對那些牛鬼蛇神,心里還是同情她的,她可是聽說了繼母沒個好東西,估計這較弱的弟妹回去要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