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初有些心虛,剛才寧奶奶下手太突然了,她都沒機會解釋,連忙道
“奶奶,東西是孫女要買的,家里的面粉快沒了,所以我買了些回來做辣條,還有肉,大部分也是為了明天出攤,其他的是孫女想著今天賺錢了,買點好的回來給大家補補,現在正好春種,大伯大伯母現在又要去鎮上擺攤沒辦法在家幫忙,爺奶肯定特別辛苦,不吃點好的,身體怎么吃得消”
寧爺爺寧奶奶聽到小孫女這么關心他們老倆口,心里也是滾燙的很,瞪了老大一眼,也就不跟他計較了。
寧老大所以最后錯的還是我
晚上的時候,寧初終于吃到了久違的大米飯配紅燒肉,真是太美味了
該說不說,這古代的食材就是要比現代香些,畢竟都是有機的啊。
剛想著,就發現碗里多了兩塊肉,原來是寧父寧母給他們姐弟倆一人分了一塊,寧初想夾回去,但是卻拗不過他們。
只是眼眶滾燙滾燙的,不夠,還是得多掙點,這樣爹娘才不會這樣舍不得吃肉。
整理好心緒,寧初才繼續吃了起來。
抬頭望去,就屬寧大伯和大伯母吃得最香,劃拉劃拉幾大口就把自己的一碗大米飯配幾塊肉吃完了,此時正眼巴巴地盯著堂姐,手里的碗。
而堂姐正絲毫不受影響、慢條斯理地慢慢品嘗著。
察覺到寧初的視線,還沖著她靦腆地笑了笑。
寧初只想說這定力,厲害。
接下來幾天,寧初幾人就負責在家準備食材,寧大伯和李氏負責去賣。
家里有了進項,吃食也好了許多,豆粥都稠了許多,偶爾還能割點肉回來打牙祭了。
不過寧初知道,光靠這樣掙錢只能算小打小鬧,掙不了太多,但是想要擴大生意,在這古代沒有后臺也只是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這個問題還得好好想想。
這天一大早,門外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老弟,聽說你家小二前兩天回來啦”
原來是里正聽說寧家老二回來了,這兩天怕打擾人家團聚,一直憋到現在才登門,這可是他們寧家村的驕傲呢。
寧家村村民大多姓寧,都是一個族里的,里正也是姓寧,跟寧爺爺是同一輩的。
“里正叔。”寧父他們連忙迎了上去。
將里正迎進正屋坐下,寧爺爺寧奶奶也招呼道“大哥,您咋過來了”
里正笑道“我那有大出息的二侄子回來了,我不得過來看看啊。”
這話一出,全家都尷尬了,不曉得如何開口,這幾天,他們一直忙著做生意,也沒跟村里說他家老二罷官的事。
里正感覺氣氛好像有點不太對,忍不住問道“這是咋了啊出什么事了”
寧爺爺只得實話實說了。
里正聽了后,愣了好大一會,才重重地嘆了口氣,
“唉,我早該猜到的,畢竟你家老二從小就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啥性子,別人不清楚,我們還能不知道嘛,我本來看老二這些年一直步步高升,以為是進了官場,轉性了呢,結果原來是我放心太早了啊,這根本就是死性不改嘛,不過啊,還得往好處想想,至少這回只是罷官,人頭還保著呢。”
寧爺爺也跟著點頭,“是啊,大哥,您說的對,我們也是這么想的,只要人平安就行,其他的我們倒是不在意。”
一旁的寧父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