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過后不久就是端午節,徐祖遠拿了粽葉糯米紅豆和咸肉到家俊伯家里,讓秋桂伯娘幫忙包粽子。
盡歡看著秋桂伯娘和她兒媳婦們其樂融融地包粽子,連太祖婆也在一旁遞個粽葉纏個線什么的。
上輩子盡歡吃過的各式粽子不少,但還真的沒親手包過。
忍不住自己也拿起粽葉想試一下,剛也開始包的盡歡,開始還不得章法,包了幾個后,就能包得很好了。
“祖祖你看”盡歡拿起一個粽子湊到徐祖爺面前“我包的粽子好不好”
徐祖爺看著獻寶一樣的盡歡,還真認真端詳了這個粽子“嗯,我們小魚兒包的粽子都跟小魚兒一樣稱展稱展好看、精神”
“小魚兒真能干”家俊伯也跟著點贊。
他家大兒媳李菊香是個嘴甜的,當初張秋桂看上她,就覺得她能和自己大兒子向黨笨嘴拙舌互補
“我可喜歡像小魚兒一樣的女娃了,要是能懷個女娃能跟小魚兒一樣聰明手巧,我睡著了都要笑醒”
“大嫂,別說能和小魚兒一樣,我家小蘭長大點要是能有小魚兒一半,我都要燒高香了”二兒媳曾巧芬看著放在搖籃里的女兒,笑嘻嘻地說道。
張秋桂手指上下翻飛動作飛快地包著粽子,還不忘附和“手巧的人做出來的活計就是怎么看怎么舒服”
“嗯嗯我懷芳手最巧了誰也比不上”太祖婆拿著粽葉一臉認真。
大家都被太祖婆意料中的狀況外逗笑了。
不到一小時,一百多個粽子就包好了,裝了滿滿一大盆。
徐祖爺給家俊伯家留下了30個,他家人口多,一個人最多也只能分兩個嘗鮮。
家俊伯家人不好意思都推辭,徐祖爺把粽子撂在桌上就忙忙慌慌地走了。
“收起來吧后天端陽煮起大家嘗一下咱家也沒少沾六叔的光了也不在乎這點了。
明天向黨去湔水河下網,捕到魚給六叔送點,小魚兒愛吃”家俊伯吩咐秋桂伯娘把粽子收起來。
甜水村這里端陽節有掛菖蒲艾草在門口的風俗,基本家家在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艾草,條件好的還會做香包掛在門窗上
菖蒲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為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插在門口,可以防治蚊蟲,也可以用來艾灸。其實上輩子自己拉肚子的時候,長輩直接把陳艾葉子揪下來,搓成丸狀,吃下去真的就好了,想來也是神奇。
徐祖爺本來打算明兒個帶著盡歡跑步的時候,順便去河邊割回來。這剛吃完午飯,家俊伯家的向黨哥就帶著兩條魚和菖蒲艾葉來了。
“六爺,我爹說明兒個端陽節,你剛好也過壽,我抓了點魚,給你送點來,你明天好和小魚兒添個菜”徐向黨對著徐祖爺說話還有點靦腆。
說起來徐向黨也是二十多歲了,都是兩個孩子的爹了,性子不像他當支書的老爹健談圓滑,沉默話少總是有些靦腆,但是人生的高大壯實,干農活是一把好手,出工的時候,天天都是滿工分,可還是一點沒看他支書老爹的面子。
接過魚和艾草菖蒲的徐祖爺道謝“你有心了,我正打算明早去割菖蒲和艾葉了,都省事了。回去替我跟你爹說聲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