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蛋烘糕,盡歡跟徐祖爺提議去蜀王府看一看。
徐祖爺今天下午本來就是帶盡歡出來逛街玩的,他原來以為盡歡會喜歡春熙街和鹽市街的繁華熱鬧。
但沒想到盡歡對熱鬧熙攘的地方無感,反而對破破爛爛的城樓有興趣。
對于盡歡的要求,徐祖爺都是很愿意去滿足的。
蜀王府本來就是明代在錦城的皇權象征,被后來的考古人士稱為為小故宮,建造歷史比故宮都長。
它的規制雖是王府,由于朱元璋對這個十一兒子的疼愛,蜀王府修建得和故宮一樣的巍峨氣派、富麗精美。
朱元璋時期,受封為藩王的皇子共有62人,建有50個藩王府,這些藩府分布于全國各地,只有冊封在錦城的蜀王朱椿,是在一省范圍內存在的唯一一個宗藩。
所以才有“天下宗藩唯蜀王最富”的說法。
原本的蜀王府被錦城百姓戲稱為皇城,城門外的廣場都能叫皇城壩。
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出,曾經金碧輝煌的樣子了,這座明代最富麗的藩王府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經過幾次兵禍和戰火,已經滿目瘡痍搖搖欲墜。
不過還是有不少的建筑保留下來,其中最宏偉的就要數三重檐的明遠樓和致公堂了以及清代修筑的貢院。
通過明遠樓和致公堂磚瓦雕花,還能想象的蜀王府曾經雕梁畫棟、亭臺樓閣的樣子。
貢院在清朝修建的科舉考試的場所,后來川大也曾在這里辦過學。
再后來貢院改成市場,現在現在計劃經濟時期,不允許投機倒把,市場里地面都長草了。
盡歡興致勃勃地登上了明遠樓的最高處,城樓的高度,讓她輕松俯瞰人民南路以及現在整個錦城的南門片區。
不過就現在腳下的這座明遠樓,以后也會被喪心病狂地拆毀,改成了一個革命科技館。
盡歡覺得可惜可悲可嘆,但她又能做什么呢,就是多看兩眼這座建筑最后的樣子,讓它在記憶中多存在幾年而已。
轉完了城樓,盡歡圍著下面的廣場走,雖然地面的地磚縫隙里面長滿了草,但并沒有影響盡歡的興致。
盡歡邊走還一邊觀察城樓上依稀可辨的琉璃瓦。
據說蜀王府剛開始修建的時候,專門開了一個窯燒紙琉璃瓦,那個窯后來變成了今天錦城的一個地名琉璃廠。
“咯吱咚”一聲碎裂的聲音響起。
盡歡剛一直往上看琉璃瓦,沒注意腳下,聽到聲音才埋頭看,原來是腳底下的磚被踩碎了,地磚現在斷成了兩半,半截餡進了地里面。
不對啊這地磚就算斷成兩截,也不至于餡到地里,除非那塊磚底下是中空的,所以才容易斷裂。
地下中空,非禍即寶
盡歡四處瞄了一眼,廣場上除了她自己,就只有坐在城樓下休息的徐祖爺,她迅速拿開那兩截斷開的磚頭,下面有一個除了一個坑卻什么也沒有。
難道是自己想多了
盡歡正準備把磚塊填回去,磚頭蹭到旁邊的地磚的泥巴,“吭”一聲悶響。
盡歡用手扣了那塊泥巴一下,一塊木頭就出現了,看來有戲
她用手指把旁邊松動的幾塊磚搬開,輕輕拂去地面的一層泥巴,一個四五十厘米見方的發烏木頭盒子出現在眼前。
盡歡先放開精神力,迅速查看了泥土里面還有沒有別的東西。
發現沒有之后,迅速在空間的地里渡了點地里的泥巴出來,填上空出來的坑洞,再把地磚給鋪好。
徐祖爺看盡歡蹲那兒半天沒動,走過來問她“小魚兒,你噸這兒干啥呢”
“噓祖祖我挖到寶了,我們趕快回家去吧”盡歡伸出臟兮兮的手比了個噤聲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