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中和羅海玲都是粵省軍區的,這次回津沽見家長,兩人攢了好久的假期。
沈家全家上下都贊同這門婚事,打算選個日子,置辦上幾桌酒席請親友鄰居熱鬧一番。
其實按照沈慶中和羅海玲兩人的意思,簡單領個證,然后買上點香煙瓜子糖,辦個茶話會婚禮也就差不多了。
沈云華和陳永蘭這當爹媽覺得沒有意見,但沈老爺子和沈老太不同意。
老兩口秉承著傳統,覺得沈家好不容易有喜事兒,就應該辦得隆重熱鬧,決不能敷衍而過。
沈慶中和羅海玲拗不過,但他倆假期時間比較緊張,也就不看黃歷不挑日子,明天就辦結婚酒席。
沈云旗剛好今天來了,要是沒來,沈老爺子吃完飯也得去村部打電話通知他。
沈家三代婆媳開始處理粗加工,明天席面上要用的食材。
該腌的腌上,該炸的也提前炸出來,現在正是最熱的時候,就怕肉類放到明天變質。
盡歡擼起袖子起幫忙,卻被沈老太趕了出來。
沈云旗也開車帶著沈慶中出去,到市里面黑市買東西去了。
“小魚兒,跟舅姥爺去河里撈魚不”沈老爺子拿著漁具沖坐在門檻上百無聊賴的盡歡招手。
盡歡興奮地跳起來,去幫沈老爺子拎漁網。
沈老爺子帶著盡歡走在村子的路上,路上不停有人跟他打招呼。
“二伯伯bai,你這帶的是誰家小姐姐啊”說話的是沈老爺子的本家侄子。
沈老爺子樂呵呵地說“這是我外甥侄女,小魚兒,快叫五表舅”
“五表舅好”盡歡對于稱呼輩分一向很方,老爺子讓叫什么就叫什么唄。
盡歡跟著沈老爺子走這一路,發現津沽人的稱呼特別有趣。
上至是頭須皆白的老年人,下至幾歲的小孩子,見著盡歡這個陌生女孩,都稱呼“姐姐”。
問起沈慶中的婚事,都管沈慶中為“二哥”。
“舅姥爺,慶中哥不就是老大嗎為什么別人都叫他二哥”盡歡納悶地問道。
沈老爺子點頭,“你慶中哥確實是老二。”
“那大哥呢”難道是沈慶中上面原本的老大夭折了。
沈老爺子哈哈大笑,“大哥就在堂屋的供桌上啊,你沒看到”
“那不是就是個泥塑雕像嗎”盡歡驚訝道。
沈家堂屋的供案上,確實擺著個雕工粗糙、油彩斑駁的泥塑娃娃雕像。
可一個泥塑娃娃當老大,家里正兒八經的孩子排行在后,這是什么道理。
通過沈老爺子細致的解釋,盡歡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來津沽有到天后娘娘宮求子的習俗,求的方式也特別有意思。
磕頭上香自然不提了,單就最后臨走時要從娘娘腳底下供奉著的一桌子小泥人里偷一個走。
偷個狀元興許就能生個讀書人,偷個抱胡琴的興許就能生個走街串巷賣藝的,偷個長袍眼鏡興許就生個賬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