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歡斷定這枚玉璽是清朝的贗品假貨,并不是單純來源于她的猜想,也是有一定歷史依據的。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后,第二年開始就沒拿到民國政府承諾的400萬生活費。
溥儀沒有謀生手段,花錢又沒有規劃,生活很快就入不敷出的局面。
沒錢花怎么辦拿東西換唄溥儀從皇宮帶出來珍寶古玩,這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傳國玉璽在溥儀的眼里也是贗品,他也不看重這枚傳國玉璽。他看中的乾隆田黃三聯印就被他貼身珍藏著,一直到建國后抗美援朝時期才重現天日
于是這枚傳國玉璽連帶著一批珍貴的古玩珍寶,被溥儀典押給美國銀行貸款。
說是典押,錢溥儀還不上,或者說根本就沒準備還,典押就成了死當。
過了贖還期,銀行決定對這批珍寶進行公開拍賣。
當時這場拍賣會經過刻意的宣傳發酵,驚動了各方勢力,日國也派人前來參加拍賣會。
洋行請來的鑒寶專家,著名的珠寶商人鐵寶亭,覺得這好歹是華夏的東西,怎么好落入外國人手里。
最后鐵寶亭在好友的幫助下,終于花重金把玉璽連帶著這批珍寶買下。
1948年4月,蔣家在戰場上節節潰敗,于是要求平津富豪商賈撤往滬江金陵,鐵寶亭也在撤離之列。
當時津浦鐵路中斷,飛機票稀缺,鐵寶亭只好走水路,帶著傳國玉璽登山了去往金陵的“萬里號”輪船。
當時時局緊張,北方多少人都想往南撤,“萬里號”在乘客和貨物都嚴重超載的情況下,隱患重重地駛向渤海灣。
在行至榮成灣內線時,天公不作美,海上風浪大作,萬里號先是偏離航線,后又觸礁破船。
在所有人性命堪憂的驚惶環境下,鐵寶亭所帶的傳國玉璽,不慎掉入了大海,葬入茫茫波濤之中。
按道理說,沉入海底的傳國玉璽,是很難重見天日的。
就算是被沖上岸,洋流是運動的,玉璽出現的地方,也應該離榮成灣很遠才對。
哪曾想到二十多年后,傳國玉璽又出現在榮成灣,還被一只八爪魚帶給了盡歡。
這種極其小概率的幸運,無異于天上掉餡餅,盡歡也只能歸功于她的錦鯉體質。
把玉璽收進了空間,盡歡又繼續往前走。
盡歡在踩水嬉戲的時候,不忘撿被沖上岸的海鮮,放到空間的保鮮倉庫里,準備帶回去給徐祖爺嘗鮮。
還沒撿到多少海鮮,盡歡就看到近海上,正有不少漁船在往回開。
漁船陸陸續續地著陸,漁民們有條不紊地整理收拾著一天的收獲。
盡歡走近了漁船去看熱鬧,漁民們正熱火朝天地收拾打回來的海鮮。
琳瑯滿目海鮮,看得盡歡目不暇接。
扇貝、鱸魚、對蝦、琵琶蝦、黃花魚、帶魚、鲅魚、烏魚、鮑魚、海參、海膽、魁蚶。
盡歡也只認識這些常見的,還有好些長得奇奇怪怪的,根本叫不出名字。
而且還有個比較奇怪的地方是,這幾條船,船上船下忙活的都是清一色的女人。
“小閨女,你是誰家的呀我怎么沒見過你呀”有個中年婦女邊收拾漁網邊問道。
盡歡笑著說道“嬸子,我是跟著家人來村里走親戚的,看你們打漁很好奇,就過來看看”
出門在外要懂得保護自己,女孩子更是要時刻保持警惕性。
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見著生面孔就欺生盡歡首先亮出了是村民的親戚,也是為了減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