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眨眼就到了八月下旬,眼看著就要開學報名,盡歡也到了回川省的時候。
來的時候有飛機坐,是恰好有軍機從錦城飛首都。
沈云旗又剛好有熟悉的部下,也要搭乘軍機,盡歡這才能搭一個順風車。
回去肯定是要坐火車的,火車速度雖慢了不少,但舒適度和安全系數還是比飛機要高得多。
而且胡君瀾已經約了盡歡,說到時候一起結伴回川省,盡歡欣然同意了這個提議。
首都到錦城沒有直達的火車,必須要轉火車,沈云旗是不可能讓盡歡單獨回去的。
就算是他抽不來時間,也會安排人送盡歡。
現在盡歡和胡君瀾結伴而行,胡君瀾是胡家的掌上明珠,胡家肯定是要安排人護送的。
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多一個盡歡也不會有啥管理不過來的。
盡歡跟胡君瀾搭伴的決定,得到了沈云旗的贊同。
雖然胡家人大都在政務方面發展,跟沈云旗這個部隊軍官,并沒有什么接觸往來。
但胡家行事作風厚道,在首都也算是很有口碑的,沈云旗也聽說過。
不說盡歡和胡君瀾是同學是朋友,就憑著盡歡救過胡家寶貝疙瘩胡君瀾的恩情,在路上也會盡力看顧盡歡的。
商量約定好行程之后,盡歡就把剩下的時間花在了,各大廢品站和黑市輾轉淘寶上面。
好東西還真淘到了不少,其中最珍貴就要數一摞品相完好的永樂大典副本。
永樂大典的正本是別想了,正本傳到清朝的時候就殘缺不全了。
到了清朝中后期,收藏在皇宮的永樂大典正本,就全部不知所蹤了。
后來存世的都是副本,就是副本也十分珍貴稀少,原本11000多冊副本僅存400多冊。
盡歡得到的五十多冊,顯然也是被人珍藏的。
書冊只是表面上有些臟,內頁都是完整無缺的。
也就是盡歡的運氣好,從一堆雜七雜八的報紙里面翻出來。
不然相信這些寶貴的書冊過不了多久,就會送到造紙廠化成紙漿。
那個廢品站盡歡逛過多次,每次淘東西都挺順利的。
不知道為什么看門的老大爺突然換成了中年的大媽。
新來的看門大媽,不知道為什么把盡歡給盯上了。
自從盡歡進了門,她毛線也不織了,瓜子也不吃了,從頭到尾盯著翻書籍報紙廢品堆的盡歡一眼不錯。
為了這五十多冊的永樂大典,盡歡花了十五塊錢和一罐奶粉一罐麥乳精,還說盡了好話。
最后在大媽明看“敗家子”的鄙視眼光里,把這幾十冊的永樂大典副本收入囊中。
到了盡歡要走的那天,盡歡看著沈云旗給她整理的行李有些傻眼,這比她來的時候還多了一個口袋。
沈云旗不僅把剩下的一大堆干海鮮給盡歡帶上了,還另外添上了不少他在僑匯商店專門給盡歡買的吃食用具。
“舅舅,這么多東西我怎么帶啊”盡歡惆悵地說道。
她確實是跟胡君瀾結伴,但胡家人基本是指不上的。
不是說胡家人不愿意幫忙,是幫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