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你買的一些小玩意兒,現在給你也省得去郵局了,”賀重九給盡歡順了順前額吹散的碎發叮囑道“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去首都的時候,記得給我信兒”
“知道了,我到首都會給你打電話的”盡歡欣然點頭,“不過估計最快也得九月中旬去了。”
等賀重九走后,盡歡打開了挎包,里面用報紙裹著的,全是翡翠原石和牙雕把件。
翡翠都不是大塊原石,基本都只有巴掌大小,最大的最多能切成小圈口的手鐲。
不過顏色倒是齊全,除了紅翡綠翠紫為貴的常見顏色翡翠,還有一塊非常稀少的冰種黃翡和通體油黑的墨翠。
牙雕應該都是滇省本地的工藝,帶有濃烈的少數民族特色,精致程度比不上羊城、姑蘇和京城出產的雕工。
盡歡之前還在遺憾滇省除了土特產,沒什么工藝品,倒是把翡翠和象牙這茬給搞忘了。
不過最近春城的風聲緊,盡歡下午轉悠了半天,也沒發現哪里開了黑市。
也不知道這些東西,賀重九是從哪里搜羅來的。
沒有黑市和廢品站可以淘寶,這剩下的一天半呆著也是無聊,盡歡想著就干脆去附近的梁王山轉轉。
春城的交通情況在幾十年后都不理想,現在就更不用說了,班車耗時又不舒服,盡歡干脆直接騎馬前往。
不比首都滬江等大城市,春城的街上馬車和馬匹作為交通工具的并不少,盡歡騎馬也不突兀。
這里的土地普遍是酸性紅壤,土地貧瘠糧食產量并不高,盡歡用馬馱的兩麻袋大米,沒兩個小時就被置換一空。
換來的東西千奇百怪,有本地特產的寶珠梨,有各種干的野生菌,村民在梁上掛了幾年舍不得吃的火腿,黨參半夏等常見藥材,也有些粗制的茶葉,甚至還有蠟染布料木雕
一位滿身補丁的大叔,用幾枚據說是梁王山上撿到的銅錢,換走了口袋里一點米。
滇省梁王山寶藏傳說由來已久,但幾百年來尋寶的人絡繹不絕,但也沒見到誰真正找到過寶藏。
元朝是少數民族政權,整個朝廷都不算富裕,在滇省的末代藩王招兵買馬修筑工事都自顧不暇,哪有精力藏寶
所謂的“梁王山上九庫金九庫銀”的寶藏傳說,多半是以訛傳訛的謠傳罷了。
盡歡晃眼一看,這些銅錢大多是明清時代常見的,并不值錢也幾乎沒有收藏價值。
不過盡歡還是換了,還多給了大叔兩把兩斤重的掛面。
聽村民說這位大叔是個大孝子,數十年如一日地奉養癡呆的老母親。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份孝順十年不改初心很難得,盡歡也愿意幫助這樣的人。
東西換完了,圍觀的村民慢慢散去,盡歡在這個村里子,也不能再拿糧食出來。
她坐在馬鞍上也不急于催馬前行,任由馬兒慢吞吞地往前走,然后慢慢往下個村子走。
梁王山附近人口不多,村落之間也比較稀疏,盡歡花了半個小時才到了下個村子。
受到村民強烈歡迎的同時,也出了意想不到的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