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梁四喜的身份證是肯定是行不通的,按銀行的說法,舊鈔換新流程那么嚴格,照片和人對不上號,多半是過不了審核程序。
也不能讓梁四喜代替她出面去換鈔,在這筆錢的數額太大,盡歡也不想考驗人心。
不能借用別人的身份證,也不能讓別人出面,盡歡就剩下親身上陣的一個辦法。
親身上陣之前,盡歡首先需要一件合理合法的身份,辦個身份證又不難。
對于辦身份的流程,盡歡也是駕輕就熟,不過做生不做熟,盡歡乘天星小輪過海,到對岸的中環另外找了照相館和警署。
有青蟹和紅杉魚開道,順利拿到了快照,身份資料的審理效率也很高。
為了避免以后雙戶籍產生不好的問題,盡歡并沒有用真名,而是取了個新名字作為馬甲。
昨天她跟胡導說她姓余,她小名又叫小魚兒,干脆就叫“余又年”。
除了取“年年有余”的吉慶寓意之外,主要還是因為“余又年”三個字簡體繁體都通用,筆畫還簡單書寫方便。
辦好身份證之后,盡歡在中環逛起來,順便多找兩家兌換新鈔的銀行。
港島的城市化水平,在這個時期,已經非常高了。
中環作為港島的最重要的心臟,更是其中翹楚。
中環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康樂大廈。
康樂大廈就是幾十年后的怡和大廈,在幾十年后54層178米高的樓可能不算什么,但在七十年代卻是港島乃至于東南亞最高的摩天大樓。
領事館和市政機構也大多都在中環,各銀行總部、金融機構在這里設點駐扎,大小商業公司也都往這邊靠攏聚集。
中環作為港島的政治經濟商業的核心位置,其繁華程度可以想見。
寸土寸金的土地,當然要物盡其用,中環商業街區的土地容積率是非常大。
各種已經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大樓,一棟挨著一棟,但高樓大廈之間的街道卻不算寬闊。
所以中環的商業街道,給盡歡這個內地人的印象不僅是繁華忙碌,還有一種非常逼仄壓抑的感覺。
用身份證在中環幾個英資銀行預約好明天的換鈔服務后,盡歡就到商業區開啟了購物狂模式。
她的首要目標不是中環遍地開花的奢侈品和高檔商品,而是生活用品和女士用品。
要不說港島是富人的天堂呢,只要兜里鈔票充足,就幾乎沒有辦不到的事兒。
買生活用品這樣的小事,簡直就是小兒科。
別說港島的百貨大樓多到數不清,就是一般稍微大點的雜貨店,就可以把生活用品一站式購齊。
要是懶得逛,顧客一個電話就能讓商場按照要求備貨,選好包裝好之后送貨上門,只要顧客能給得起服務費和小費。
盡歡空間里的錢不少,在港城這么富裕的地方,她也能算得上小富婆,不過她還沒那么奢侈闊綽。
而且多少年沒有逛商場了,還是自己逛,比較有意思,順便也能滿足積壓多年的購買欲。
之前在內地,就是盡歡想逛,一來內地也沒有那么大的商場,二來也沒有那么多票證啊
就算是票證充足,盡歡也不敢理直氣壯地買。
低調做人做事,才是這個特殊年代的王道啊
而且內地的物資匱乏,有些稀缺的商品經常缺貨,空空如也的柜臺和拽的二五八萬的售貨員,真是會讓人欲哭無淚。
內地僑匯商店不能上柜的內衣和衛生用品,在港島種類齊全花樣繁多,擺在貨架上,想怎么選就怎么選。
衛生巾和內衣泳衣,盡歡一買就囤了好幾年的量。
衣服鞋襪盡歡買的基本都是內搭,反正穿在里面,別人看不到。
畢竟港島的潮流時尚的衣著,跟內地的根正苗紅的艱苦樸素差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