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后,韋國公去見了皇上。
皇上看他一眼,狀若關心,問“國公這是怎么了,朝上的時候便像誰欠了你幾萬兩銀子似的。”
韋國公撲通跪了下來,狀若委屈巴巴,極度傷心,說“皇上恕罪,臣只是想到文善就要去元州了,一時舍不得,才會在皇上面前失了態。”
皇上詫異,問“文善也要去元州”
韋國公回話說“昨個靜王來府上威脅臣放人跟他一塊前去,臣知靜王對小女一見鐘情,只是這外面的世道太亂,老臣心里實在放心不下才生出憂慮,皇上您是知道的,文善雖是姑娘家,卻一心憂國憂民,心懷蒼生,老臣不能為了自己的私心阻止她為百姓做事。”
皇上皺眉,說“靜王實在是胡鬧了些。”
提到文善,便贊賞的說“我傲淵有文善這樣的女子,難能可貴,讓她一個姑娘家去元州,若是有個好歹,朕也是心疼的,我們傲淵也不需要一位柔弱的姑娘來報國。她的這份忠心,朕記下了。”頓了頓,又說“這事是國公的家務事,國公就看著辦吧。”
那就是要不要文善去,全在他這個當父親的。
皇上不管。
得了皇上這話的國公心里有了底,向皇上謝了恩,告退。
待人退下,皇上臉色沉了沉。
難怪太子世都鬧著要跟靜王一起去元州,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
文善跟著去元州,到時幾個人在路上相見,還指不定鬧出什么事。
皇上想了一會,想得心情不暢,氣得他直接把龍案前的奏折給摔了,張光忙上前把奏折拾起來,說“皇上息怒。”
皇上不能不怒,道“我看他是這個太子做的太順了。”
為了點兒女情長,不顧大局。
張光只能再道“皇上息怒。”
正在那時,外面侍立的小太監傳話說皇后娘娘求見。
皇上微微平了怒意,也就請了。
過了一會,蔡皇后來了。
行了禮,再看皇上時,見他臉色不善,狀若關切,詢問“這是哪個惹皇上生氣了”
皇上冷言冷語“你教養的好兒子。”
蔡皇后一怔,跪下“皇上息怒,世都若有錯,定然也是臣妾之錯,只是不知世都哪里做錯了”
氣過的皇上瞬間也又把自己哄好了,覺得世都最后可能就不去了。
他若不去,這事也就不必追究了。
“罷了,怪不著你,沒什么事就下去吧,讓朕好好想一想。”
皇后不敢二話,行了一禮,告退。
且說韋國公回府的路上已做了決定,那就不讓文善去了。
沒有哪個當父親的愿意讓女兒去冒險去那種地方,萬一有個閃失如何是好
靜王的話他一個字也不信,真出了事,他還能讓靜王賠人不成。
在韋國公回府前,府上今天也來人了。
來的是龐太師家的衛老夫人。
這人也是龐南熙的母親,龐北雁在她眼里也就是沒多大用處的庶女。
許是因為自幼就看著衛老夫人的臉色長大的,小時候便有些怕她,過了這么多年了,依舊有幾分的懼她。
龐北雁行了一禮,喚了一聲母親。
衛老夫人冷冷的掃她一眼,道“你還知道我是你的母親”
龐北雁說“不敢有一刻忘記。”
衛老夫人還有一位女兒龐玉珠是在宮里做貴妃的,二皇子平王,是她的外孫。
前塵中,太子世都不在后,龐家覺得自家的機會來了,暗中也是幫著到處拉攏人心,妄想平王世宗可以被立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