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導演和劉編劇都是辣菜愛好者,聞言也不搞那些虛的,拿起筷子就吃。
一吃,目光就亮了
這家的湘菜,特別好吃,比附近幾家有名的大酒樓都要好吃
兩人吃得高興,吃了個五分飽才有空去注意蕭遙。
這一看,就發現,蕭遙每樣菜都吃很多,還吃得很香,完全不像圈子里的女星那樣為了減肥而少吃。
劉編劇忍不住問,“蕭遙,你吃這么多,到時不擔心減肥嗎”
“不怕。”蕭遙搖搖頭,“我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來消耗吃下的東西。而且我還喝廣式涼茶,有經驗了,連痘痘都不怕。”
劉編劇聽了又問,“你經常吃這些菜啊”
蕭遙點頭,“是啊,我查你們的資料發現你們喜歡的菜和我差不多,我想就這個了,大家高興。我經紀人還說吃這個不夠高檔,應該去高檔私房菜館或者大酒樓。可我把附近的菜都嘗過,這家是最棒的,比大酒樓還好吃。我想你們應該愛吃。”
李導演忍不住了,頻頻點頭,“對,我們很愛吃,這家真的比大酒樓的都還吃”
他這時明白了,蕭遙不是為了討好他們才來這家吃的,人家自己就喜歡吃
吃完飯,服務員收了碗筷,上了茶點。
劉編劇吃得心滿意足,一邊抿著大麥茶一邊問最后一個問題,“你覺得,我的劇本還有什么需要改的嗎”
蕭遙抿了口茶,“我感覺,用詞有點過于陽春白雪了,這樣對觀影人群來說,十分不友好。我想,是不是可以在不改臺詞優美的情況下,盡量說得明白一些如果怕破壞整體的美感,可以用富有韻律的詞語替換。”
劉編劇萬萬沒想到是這么個意見,馬上反駁道,“劇本的一些內容,本來就不宜說得過于直白。”
蕭遙道,“不用太過直白。文學作品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間,我覺得還可以有個居中的地帶。你將之完全割裂,使作品越發的曲高和寡,我認為是不合適的。”
劉編劇皺了皺眉,“這個我回去想想吧。”
蕭遙點頭,“好的。我是覺得,華國的電影市場越來越大了,一部好作品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不能使更多的人因此而多思考一點,太可惜了。”
劉編劇點頭,“我記下了,回去會考慮的。”說完又端起茶,打算再喝一口就告辭了。
他并不相信,蕭遙還會有別的意見。
蕭遙也點了點頭,“當然,剛才那些,只是皮毛,我還有點別的見解。當然,只是我的愚見,未必有道理,劉編劇參考一下就好。”
李編劇和李導演同時驚訝地看向蕭遙,異口同聲地問,“你還有什么意見”
蕭遙道,“現在的劇本,女主角代表了本我自我,男主角代表了自我,而女主角的大俠父親,代表的是超我。我覺得,這顯得過于簡單粗暴了。人性是復雜的,也是會成長的,將自我、本我和超我割裂開,分別按在三個人身上,顯得有些嗯,有些”
沈編劇目光發亮地看向蕭遙,“有些膚淺,是不是”
蕭遙笑著問,“差不多這個意思,我希望找到個中性的同義詞。”
“沒事,貶義詞也沒什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沈編劇拿起茶杯給蕭遙續茶,“你的意思是,想讓三個人身上都體現出三個我”
蕭遙搖搖頭,“不一定要體現三我,可以只體現兩個我,并點出在學習和歷經生活閱歷之后,每個人在不同的我之間的掙扎和成熟。當然,每個人體現的“我”重點是不變的。比如女主角的本我,她青春年少,會因為閱歷,而逐漸向自我過度,甚至模糊感知了超我”
“可以,這個可以”劉編劇馬上點頭,“我回去馬上就改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