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即將倒閉的茶館內,老先生看著空無一人的茶館,翻著這個月慘淡的收入,無奈地嘆了口氣。
這時一個年輕人走將進來,手中拿著一份報紙“爹,這里有一份很出名的報紙,上頭寫了一個故事,很受歡迎。我看我們明日起,便不講以前那些舊故事,講這個新故事罷。”
老先生了無生趣地擺了擺手,“你若感興趣,明日你便自己處理罷。我已半截身子入土了,哪里還有力氣折騰。”
年輕人想起自己為這著迷的情況,對充滿了信心,當下馬上就忙活起來。
次日我在100年后在此更新6000字的大長章。
報童手上的明日報瞬間賣空了,忙又去報社想買一些,卻見另外兩個報童亦在提購買,還有幾個書店的伙計,“沒有200份,便是20份也要得的,麻煩了,我們東家要得急。”
明日報的編輯搖了搖頭,“真沒有,賣完了”
幾個報童大急,“當真沒有了么可能加印我們手上的明日報已賣完,還有許多先生并學生求購的。”
書店的伙計同時看向明日報的編輯。
那編輯道,“我這便去催一催,你們先回去罷,過一個時辰再過來,若有,那時定可給你們帶回去。”
眾人雖然依依不舍,但最終還是散去了,伙計們需要回去給東家帶信,報童則仍需賣旁的報紙。
鄭太太與鄭先生請娘家人吃早餐,吃完了沒有馬上分開,而是湊在一塊逛街。
走出沒多遠,鄭太太的小妹見了報社,忙叫道,“等我一等,我要進去買醉紅塵的100年后。”說著飛快地進去了。
鄭太太十分不快,沒想到蕭遙換了個名字,自己那傻妹妹還追著她的看。
很快小妹妹出來了,滿臉不虞“竟全賣完了,看來我只得回去借同學的一觀了。”
鄭太太的母親喬老太太不以為然,“這家沒了,下一家定有的,急什么。”
喬小妹妹嘆氣“書店的老板可是說了,如今各大書商俱已賣斷貨了,雖已叫人去催明日報加印,可還不定有沒有呢。”說完又嘆氣,“這醉紅塵可真厲害,不過兩部,竟就有這般的影響力。”
鄭太太忍不住道,“你不是很喜歡逍遙客的么怎地卻如此迷戀醉紅塵的”
喬小妹妹道“我最喜歡最崇拜的,自然還是逍遙客。可醉紅塵的寫得好,我自然也看的。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喜歡這個便不能喜歡另一個,姐姐,你越活越回去了。”
鄭太太氣了個半死,卻是不肯相信蕭遙的100年后當真賣斷貨的,經過又一個書社時,便差人進去問,得知果然已斷貨,臉色便有些不好。待看到報童便又問,得知還是無貨,臉色又差了幾分。
報童見她臉色不好,臉上堆了笑容“這位太太,您別惱,如今整個北平都賣斷貨了,也不是您一個人賣不上。我們已去出版社催促了,半個時辰后便有消息。到時您要,再來買便是。”
鄭太太沉著臉擺擺手,與喬家一行人走了。
鄭先生見了鄭太太這做派,對100年后這書好奇起來,回去了翻出明日報一看,只看兩章,便神往不已“若未來當真如此,也不枉我輩這般拋頭顱灑熱血了”
感慨一番,又對醉紅塵一番夸贊,直當成了天縱奇才的名宿一般,聽得鄭太太膈應得不行,很想拿了針線縫上鄭先生的嘴。
徐編輯得知各地都在催貨,見時間還早,來得及再賣一次,因此很爽快地同意了,還對李編輯道,“明日仍舊更6000字,印刷分量比今天總印刷量多30罷。”
李編輯有些遲疑“這會不會太多了如今已經12000份了,加印2000份,就是14000份,明日加量30,合起來,明天印刷量達到了18200份。我擔心北平沒這么多買報人。”
徐編輯道“若真的多了,托人帶到偏遠之處賣便罷,總虧不了的。”說完又不免感嘆道,“若我們有分社多好啊,如今除北平外,我們都得與其他報社合作,分了很大一部分利益出去。”
李編輯馬上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