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因為想許多女子盡力多地讀到這本,因此催促日報那邊一天多連載一些,最好一天連載6000字。
日報的主編是蕭遙的忠實粉絲,得了信,二話不說,就每天連載6000字。
蕭遙成名已久,號召力十足,連載之后,很快賣得紅火起來。
而明日報有醉紅塵的我在100年后,亦賣得紅火,兩家報社、逍遙客與醉紅塵,不知不覺便被對立起來。
等到這些女子連載了一小部分時,陳先生發了一篇言辭激烈的文章抨擊蕭遙,“若身在愛情中仍能冷靜分析私奔后如何,這根本便不是愛情愛情是無理智的、濃烈的,飛蛾撲火一般的逍遙客不懂愛情,她的一如既往,為吶喊而吶喊,于吶喊之時,終究脫不了腐朽氣息”
許多歌頌愛情的知識分子紛紛表態,認為逍遙客此表現出來的愛情的確不是愛情,而是加入了利益算計的感情,與相思比起來,差遠了
有些比較憤怒的,甚至指出“醉紅塵的我在100年后寫了女子有工作,所以離婚后能分財產、爭得撫養權,逍遙客的這些女子也以女子有工作作為離婚的底氣,此兩者之雷同,是巧合,亦或是逍遙客惡意的借鑒”
逍遙客的粉絲勃然大怒“愛情是什么愛情是美好的怦然心動,是兩個人相知相識后的精神契合,一個好人家的女子,若能愛上一個負心薄幸的男人,那便表明,她是受色相所惑,根本不曾了解對方的內心。這般,是愛情么不,這不是愛情,這是色欲為色欲而私奔,棄家庭不顧,這般所謂愛情,竟讓陳先生搖旗吶喊,簡直荒謬”
至于含沙射影認為逍遙客抄襲醉紅塵的,也被逍遙客的粉絲和支持者罵了
“后宅贏家的閻羅審判便提過,暢夢夫人有才華、有手腕、有能力,她登報離婚后能過得很好,不必依附老爺而存在這種思想,便是這些女子的主要思想,只是占據了主流而已談何抄襲便是真有所謂的抄襲,那也是醉紅塵在抄襲逍遙客如今倒打一耙,好厚的臉皮”
兩家的支持者都是靠筆桿子吃飯的,打響戰斗之后,每日除了國家大事之外,特意抽出時間進行論戰,都想把對方打倒,并把對方支持的作者按在恥辱柱上
由于逍遙客本身是北平大學教師,又曾留美,長得也是風華絕代,支持者多數是留學生、文科教授以及社會名流,占據了贏的一方。
而醉紅塵呢,寫的兩部作品都很好,其中一部對未來的猜想讓許多人覺得受到啟發,所以支持者甚眾,有很多中層人物,還有一批辦實事之人,雖然比不上逍遙客,但差距并不是很大。
看到兩家的戰績,支持醉紅塵的不無得意地表示“醉紅塵姓甚名誰無人得知,我等支持他,純粹是因為她之才華。而逍遙客呢,留美的經歷、教員的身份、罕見的美貌,都給她加分不少。我相信,若論文學成就,逍遙客遠比不上醉紅塵”
支持逍遙客的則冷笑“逍遙客成名,為仁人志士吶喊,呼吁留學生子不嫌母丑回國做貢獻,呼吁所有學生為祖國母親的強大而努力時,醉紅塵還不知在何方。逍遙客所書所想所做,均于現實有促進意義,而醉紅塵呢,只會以筆寫,侵蝕人們的意志,于社會,起的是倒退的意義。至于100年后的猜想,誰知道是真是假誰能證實快別說貢獻了,丟人現眼”
日報的主編一看,明日報居然罵我女神,這絕對不行,當下斥責明日報的主編徐博昌曾經是某某大報社的徐編輯,當時瞎了眼睛把逍遙客寄到大社的的反哺隨手丟給了日報,失去了一個好作者,事后懷恨在心,故意推100年后抹黑逍遙客
徐編輯驚呆了,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醉紅塵的支持者與逍遙客的支持者居然吵了起來,還越吵越厲害,變成了文壇上的論戰。
這自己人打自己人,可真叫人不知說什么好。
正當他懵逼著,忽然見日報竟把自己拉入戰場,還給了他莫須有的罪名,顧不得詫異了,連忙在當日的報紙中聲明,他對逍遙客從未懷恨在心,反而滿心愧疚與后悔,他很尊敬逍遙客這般的奇女子。
這聲明出去之后,當天就被醉紅塵的支持者罵了,他們認為,徐編輯連載100年后,本身就該是醉紅塵的支持者,如今大張旗鼓地支持逍遙客,是什么意思
苦逼的徐編輯沒有辦法,在次日再次聲明,自己對醉紅塵的尊敬與佩服,和對逍遙客一樣多在他心目中,逍遙客與醉紅塵都是一樣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