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許多人認為,這兩位表達對踏仙歌之喜歡,表達對主角天衍的喜歡,那么他們之行事,或許也類似天衍,只是想光復自己的宗門,只是所用之手段叫人難以接受罷了。
宮先生與田先生看到這種發言,都老懷甚慰。
可算有人理解他們了
醉紅塵果然是個好的,寫的100年后給了他們許多啟發,寫的踏仙歌又好似為他們而寫似的。
鄭太太知道有人出10萬要蕭遙頸上人頭竟是假消息之后,心中有些失望,又有些慶幸。
失望的是,這消息竟是假的,蕭遙以后仍舊踩在她頭上;慶幸的是,蕭遙活著,她還能繼續追。
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鄭太太將之拋到腦后,重新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連載的上。
與蕭遙的新差不多時間開始連載的,蕭遙的有各種各樣的評論,可她的卻沒幾個,便是提到,也是一筆帶過,仿佛不值得深入討論似的。
鄭太太皺著眉頭,忍不住抱怨“這年頭,長得好可真占便宜”便是寫,得到的討論與評論也更多。
想從前,她相貌姣好,又算有才華,被許多人吹捧,蕭六亦然,可是在蕭遙橫空出世之后,那些追捧與贊譽,全都給了蕭遙。
鄭太太想想很是不甘心,干脆給幾個相交不錯的朋友寫信,拜托他們點評自己的。
沒過兩天,報紙上關于她的評論便出來了,多數是贊譽的,但是贊揚的點并不多,叫鄭太太很不滿意。
然而便是這不多的贊揚,卻在第二天就遭到了駁斥“此無甚深度,倒似借鑒逍遙客之內核重新構造故事,竟還有人看不出來,企圖花團錦簇一頓贊,可真是眼瞎”
鄭太太看見,氣得差點吐血。
可是這事顯然沒完,幫她評論的人見被人如此反駁,深覺失了面子,馬上撰文再次反駁。
然后便是文壇論戰了,支持鄭太太的一方口舌是有的,才華亦有,但鑒于他支持之的確乏善可陳,所以到底吵不過。
而反對贊揚鄭太太的一方則氣勢如虹,將鄭太太中的缺點一一指出,絲毫不給鄭太太留面子文壇上之人素來耿直,真辯論起來,哪里還肯留面子
鄭太太的缺點在論戰中暴露無遺,甚至有人毫不避諱指出,她最初寫的倒有自己的靈魂,雖然不能與逍遙客這樣的作家相比,但也算閨閣中不錯的文章,后來仿逍遙客寫的長篇,失去了自己的靈魂,不過是一堆廢稿。
“想寫感情,想寫封建流毒對人之迫害,須本人深刻感受到這種迫害,或是對這種迫害有發自內心的同情,才能寫得出真摯的文章。若沒有經歷,又不愿去了解,寫出來的,只是個模子希望鄭太太之流明白此道理”
鄭太太大失面子之余,又覺得自己被全盤否定,有萬箭穿心之疼,于餐桌上抹起了眼淚。
鄭先生見了,不由得問究竟,得知評論家們對鄭太太的苛刻評價,沉默良久,道“你以后,還是寫你熟悉的風格罷。”
鄭太太聽了更氣,直接就把報紙扔鄭先生頭上。
蕭六聽著姨娘滔滔不絕地說著蕭遙竟不是真的被懸賞頸上人頭的失望,心中有些煩躁“媽,你別說了事到如今,你說這些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