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雖然決定性的勝利還沒有徹底來臨,但是足以鼓舞大家了。
蕭遙過得不大好,因為她最近心情很好,卻不得不裝出難過的面孔面對東瀛人,委實不好受。
不過這是個美好的負擔,她這些天背負起來,甘之如飴。
條約簽訂之后的十天,東瀛開始將6000萬兩白銀送來,隨著白銀而來的,還有東瀛那些相對比較新的機器。
華國的海軍不行,也沒有什么航母潛艇之類,所以華國只負責在華國本土接收白銀和機器,若白銀和機器沒有到達本土,便算東瀛未曾還款。
因為這個原因,東瀛縱使想途中遣人假扮海盜也沒辦法,
華國各派別收到白銀和機器之后,并沒有馬上放人,而是先將白銀和機器運回自己的秘密基地。
在這段時間內,被華國大軍合圍的東瀛軍隊需要的吃喝,全部由東瀛,為此,東瀛又給敲去了一大筆錢。
一個月后,各派的東西都運送回去并且安置妥當,便開始處理俘虜。
首先,身體比較好的被各軍挑選出來進入俘虜營,身體不大好的趕到一邊。
接著,身體好的俘虜被卸了槍械趕往各勢力建的俘虜營,身體不好的留在原地統一處理。
最后,俘虜抵達俘虜營后,身體不大好的俘虜被整編成10個師,押送給到沿海。
花形以及三井等在華的東瀛官員,此時已經全部來到沿海,交接了俘虜后,便乘坐大船以及戰艦回東瀛了。
蕭遙作為身份沒有暴露的情報員,被要求留在華國,時刻注意著華國的東瀛。
用花形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東瀛永不言敗,我們一定要再次踏足這片大陸”
蕭遙見他完全沒有追究珍子死一事,便覺得他順眼了些,因此點點頭,認真地答應了。
反正情報部門多數是她的人,到時她要怎么做,又怎么和東瀛說,由她說了算。
東瀛人撤離華國之后,華國東西兩派開始了和談。
然而大家都知道,兩派之間必有一戰。
東瀛也知道,保守派得知華國有可能有內戰,擔心蕭遙遭到池魚之殃,因此馬上給天皇施壓,要求召回情報部門主管。
擴張派日夜想著卷土重來,如何肯讓蕭遙回來,因此和保守派吵起來。
只是由于接連失利,擴張派氣勢大不如前,很快露出頹勢。
擴張派不甘,很快想出了另一個辦法,說道
“現如今我工落后,與香腸國差距巨大,整個東瀛,能如愿拿到香腸工或者其他工業技術的,只有渡邊。正好保守派不讓渡邊駐守華國,我看不如讓她到歐洲去謀取資料,而情報部門其他人員仍然駐守華國”
這個提議很讓人心動,當下擴張派和中立派馬上表示支持。
保守派則眼前一黑,對蕭遙來說,華國是普通危險,但是歐洲絕對是頂級危險的。
可是一切都是為了東瀛,他們完全沒有辦法反對。
會后,澤北接連拍了自己幾巴掌“都怪我,都怪我,若不提出讓渡邊小姐回來,或許渡邊小姐不用去歐洲”
蕭遙是華國人,她長的是華國面孔,所以她在打起來的華國雖然危險,但并不突出。但是去了歐洲便不同了,蕭遙不是歐洲人,那張面孔十分突出,走到哪都是人群中的焦點。
戰前蕭遙去走一趟沒什么,現在整個歐洲都在大戰,再去便危險了。
可是為了東瀛,他們什么也不能說。
這次戰爭是東瀛從未有過的慘敗,舉國上下都為此哀傷和激憤,他們不能提出任何阻止東瀛變得強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