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和蕭博得到消息,沈愛國被送到另一個公社的石場開采石頭和砸石子,至少要待6年才能回來
幾乎沒有人為沈愛國說話,就連沈家人也一樣。
沈愛國往家里扒拉了那么多東西,沈姓族人都沒見過,也沒得過,大家怎么會愿意為他們說話
再加上沈愛國的罪狀一公布,各生產隊明里暗里都有人說他們是共犯,還說姓沈的人怎樣怎樣,讓他們被糊了屎還有口說不清,大家心中只有埋怨的。
沈愛國一下臺,蕭遙和蕭博的日子就好過起來。
一來,農慶祝和蕭姓族人是結盟關系,不可能做出卸磨殺驢的事。二來,農慶祝悄悄兒打聽,得知沈愛國會被查出這么多事下臺,是因為市里有人看不慣他欺負弱小。
生產隊里,算得上弱小的,絕對是蕭遙和蕭博兩個了。
也就是說,沈愛國是因為欺負蕭遙和蕭博兩個小孩才下臺的。當初公社領導說的,外交部那位官員和市領導很贊賞蕭博和蕭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還有一個原因是,農慶祝自己認真琢磨過,蕭遙和蕭博這兩個小孩,成績居然比市里的學生還好,將來只怕很有出息,提前交好,絕對是一門好投資。
因此,農慶祝在召集大家開會時,說市領導和外交部的徐先生都贊揚蕭遙和蕭博,這就說明,蕭遙和蕭博是無產階級的一員,不需要再受到祖上的影響,應該將房子歸還給他們。
蕭家的老宅子分給了蕭姓族人,蕭姓族人沒有住,只是拿來放柴草,屬于可有可無的,因此一聽到這提議,馬上就附和。
蕭遙和蕭博這兩小孩子如此知恩圖報,大家對他們好點,他們將來定能記住村里人對他們的好的。
只是放柴草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吝嗇的呢
當初,要不是沈愛國虎視眈眈看著,大有他們不用就是維護地主階級的意思,他們還不想這樣霸占蕭遙和蕭博的房子呢。
生產隊的人都見過蕭遙和蕭博是如何知恩圖報的,也記得他們是如何嫉惡如仇的對蕭媛,所以沒打算讓小兄妹記仇,都出聲附和。
蕭姓族人很快將柴草搬出來,甚至還熱心地幫蕭遙和蕭博搬家。
陳林和林剪秋兩個知青的住處,倒是不好安排,不過農慶祝非常人,很快找好一個堆放糧食的房子。
蕭遙和蕭博想著,陳林和林剪秋對他們有教師之恩,就跟農慶祝說,兩個知青能輔導他們功課,不用搬了。
農慶祝想的是讓小兄妹記住自己的好,自然不會反對兩人的意思。
陳林和林剪秋知道蕭遙和蕭博跟農慶祝提出讓他們留下的,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愧疚。
當初他們礙于沈愛國,對蕭遙和蕭博,其實并不是很好,有時看到針對他們的不平事,也不敢出來說一句公道話。教他們英語,一是無聊,二是愛才,三是愧疚,目的并不純粹,可這兩個孩子,還是記住了他們的恩情。
兩人登門道謝,態度十分懇切,還說了以前的不得已,希望蕭遙和蕭博不要放在心上。
蕭遙和蕭博都說沒關系,并且表示,如果不是兩人教他們英語,他們還沒有現在的好生活呢,所以,應該是他們感謝兩人才對。
陳林和林剪秋聽到蕭遙和蕭博這樣說,更愧疚了。
孩子們心思澄澈,反觀他們,就復雜臟污了許多了。
兩人坐了一陣,告訴蕭遙和蕭博一個消息,那就是他們打算結婚了。
蕭遙和蕭博有點吃驚,吃驚過后,就是由衷的祝福。
蕭遙問“那你們到時打算把我們家當作新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