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因為和萊斯先生算是有點兒交情,加上萊斯先生認為她之前鼓勵的那場豪賭還不錯,倒沒受到什么冷遇,但是,談判時,卻也沒辦法占到便宜的。
這期間,蕭遙看國內外的報紙,發現很多專家通過分析都認為,山姆國空軍強大,陸軍也算強大,但是來到陌生地方作戰,或許不敵特別勇猛的伊拉隊。
這個時候的伊拉國陸軍,或許比華國的陸軍還要強大,他們有95萬正規軍,還有差不多50萬預備軍,而且坦克、裝甲車數量多,力量強大。在空軍方面,伊拉國全國境內覆蓋著總和防控系統
看得多了,蕭遙就覺得,似乎很多評論家都在鼓勵伊拉國和山姆國打一場,并且將山姆國打敗。
從專家對裝備的分析來看,蕭遙也覺得,這戰爭可能要打一段時間。
只是隨著時間過去,她從山姆國借了一些科技相關的書籍看了之后,且在山姆國高校行走,與一些理工科方面的教授聊過之后,她改變了看法。
山姆國的科技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雖然她沒有明確知道,山姆國將這些高新科技運用到了軍事中但這幾乎是不用疑問的,因為在現代社會,很多高尖端技術,一開始是先應用與軍隊的。
山姆國有高新科技的軍隊,要打科技相對落后的伊拉國,似乎不是那么難的事。
進入了91年,伊拉國還沒有從科威國撤軍。
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蕭遙更關注報紙了,雖然她沒法投身這場戰爭,但這樣的戰爭,和她手頭上的外交事務,也是息息相關的,多關注準沒錯。
副處長見蕭遙經常關注報紙,很是滿意。
一個出息的外交人員,一定得對世界大事了如指掌,這么一來,才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判斷形勢,進行外交雖然如何外交,國內有要求,但是很多時候,外交人員在外,是沒有辦法時刻得到國內的意見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外交人員發揮出自己的素質了。
一天吃飯時,大家看著報紙上最后通牒的時間越來越近,都忍不住討論起伊拉國和山姆國即將到來的戰爭。
張立志一邊吃一邊道“我看了一下國內的報紙,專家們羅列了伊拉國的戰備和武器,感覺山姆國要陷入戰爭的泥淖了。”
“其實不止我國專家,就算是其他國家的專家,也是這么認為的。”呂秀點頭。
副處長也點點頭。
蕭遙沉默了片刻,忍不住說道“先前,我也是這樣想的,畢竟伊拉國的軍隊非常強大,比我國還強大。當年抗美援朝,我國以那樣的條件和山姆國打,還是沒有敗,伊拉國應該也不至于太差。”
聽到蕭遙似乎又轉折的意思,大家便看向她。
呂秀有點吃驚,甚至還問了一句“難道你現在認為,山姆國會很快結束戰爭嗎”
蕭遙點頭“我這些日子看了很多書,也和山姆國一些教授聊過,得知他們的科技特別發達。我想,一個國家的科技發達,肯定會應用于戰爭當中的。這么一來,伊拉國未必能支撐多久。”
“可是你別忘了,伊拉國也有現代化的綜合防控系統,那是毛熊國涉及,高盧國架設的,也是高科技。”張立志馬上說道。
他覺得,蕭遙聰明是聰明,但到底是個女子,不大懂戰爭這些事。
蕭遙笑著說道“防空系統的確不錯,山姆國最多就多花時間。但是地面戰呢山姆國的地面戰,應該能很快打敗伊拉國吧。”
除了看書和跟山姆國教授聊天,她自己腦海里也模模糊糊有些混亂的記憶,仿佛加入高尖端科技的地面戰爭,也是非常可怕而有效的。
但是那些記憶,是沒辦法說出來的,所以她沒提。
這一下,就連副處長也笑了起來。
他道“蕭遙啊,你跟大家的預測相反啊。大家認為,山姆國空中打擊的時間是比較長,但是地面戰爭才是最耗時間的。”
旁邊幾個參與話題的外交人員都點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