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親戚,不過是七品小官而已,論起家世,那可以說沒有。
至于樣貌,也被人傳了出來,長得還算秀麗,但是比公主差了不知多少個檔次。
這當中,女子對席幻景恨得咬牙切齒,覺得輸給公主還能接受,輸給這樣一個女子,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對藍時遷則恨鐵不成鋼,覺得他眼光居然如此差,簡直白瞎了那張俊臉和那身才華。
男子則感慨藍時遷的愚蠢,而且認為他沉溺于美色,難當大任。
至于蕭遙,幾乎是被普遍同情的。
即使有聲音說公主出身高貴又容色傾城,但藍時遷還是不愛她,那一定是因為公主有什么毛病,卻沒多少人認同,反而,許多人說她善良被如此羞辱,居然也勸皇帝放過藍家,并成全藍時遷與席幻景。
蕭遙大致知道宮外動向,就開始在宮中行走。
原主的母親三年前因病去世,但原主該受到的母愛卻一點也沒少,因為極少宮妃有孕,就少了明爭暗斗,且深宮寂寞,宮里一旦有個孩子,那是大家一起寵愛的。
原主長到十四歲,是被皇帝和所有宮妃一起疼愛大的,直到小皇子出生,身上的疼愛和關注才少了一些,因為大家分了注意力給小皇子。
不過,卻也沒有冷落她,畢竟當女兒一樣養了十四年,感情是很深刻的。
如今得知她居然受到這樣的羞辱,宮妃們一個個都異常關心,不僅親自帶了禮物過來安撫她,還各個都給皇帝吹枕頭風,說藍家不好。
陪太后說話時,也沒忘了說藍時遷的不好宮妃們也知道太后和藍家有淵源,因此沒敢說得太直白,只是為蕭遙抱屈,又說深宮多年,好不容易看著她長大嫁人,卻如此收場,她們心里很難過。
蕭遙在宮中不過幾天,就感受到,這是一個很和諧的皇宮。
很快,她又打聽到太后對皇帝有恩的事。
原主的父皇那位異母大哥大了父皇足足八歲,所以在原主的父皇未成年時,那位大皇子就開始幫忙處理政務了,身邊依附了很多大臣。
原主的父皇并沒有想過要和大皇子相爭,但是大皇子卻十分忌諱這個弟弟,因為大皇子自己能力平平,還十分貪財好色,沒少被皇帝斥責,而原主的父皇呢,頗為聰穎,經常被皇帝夸贊。
大皇子怕原主的父皇搶皇位,因此一力打壓原主的父皇,甚至用了種種手段,最先,就是迫害原主的親祖母。
原主的父皇不得已反擊,但由于還年少,手上沒有什么權力,一直處于劣勢。
而這時候,太后的兄弟被大皇子一個愛妾的親大哥給打了,太后忍著氣找大皇子妃,委婉地要大皇子給個說法,大皇子妃回去跟大皇子說,大皇子想處理,給太后面子,也得一份助力。
但是愛妾在大皇子跟前抹眼淚哭泣求情,而且不斷地給大皇子戴高帽,說大皇子身邊有的是大臣,幾乎等于二皇帝了,又提及太后無子無寵,娘家也不顯,本該依附他存在,哪里需要給面子
一番枕頭風下來,大皇子也覺得自己如今羽翼頗豐,本該是除了皇帝之外人人臣服的,太后以后還得靠自己奉養,該給自己面子才是,于是就沒給太后說法,而且還傳話給太后,說這事不大,讓太后受些委屈。
結果太后因此記仇了,暗中聯絡原主的父皇,培養他,一起合作搞大皇子。
太后在宮中多年,無子無寵卻一直沒有被廢后,就是因為有手腕有能力。
等原主的父皇成年之后,也參與政務,能力和蕭家有名的皇帝沒得比,但是秒殺大皇子妥妥的,于是身邊漸漸也有了依附的大臣。
之后一番腥風血雨,原主的父皇與太后合作,取得了皇帝的信任,順利被立為太子。
大皇子奪儲失意,心情郁郁,又熱衷女色,據說最終死于馬上風,雖然皇室封鎖了消息,但還是有人傳了出來。
而太后對原主父皇的幫助,原主父皇那一派都知道,原主的父皇一定得尊重她,不然要被人罵的。
知道了這些,蕭遙對太后的態度,就心中有數了。
這天,蕭遙正在看書,忽然聞聽安貴妃來了,忙起身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