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首先道“自然并非此意,只是公主乃女子,手掌兵權于理不合。軍中將領眾多,可再挑一個。”
兵部尚書罕見地點頭附和。
皇帝道“朕可確保公主可信,眾卿能保自己舉薦之人的確可信么若可以,并立下軍令狀,一旦出任何事,眾卿與他同罪,如何”
兩派人頓時不說話了。
皇帝又開始提他們舉薦之人如何如何不妥,一個撇下救命恩人逃跑,一個竟投降,直罵得兩派人抬不起頭,蕭遙手握三十萬兵權一事,便定了。
蕭遙看到這里,終于明白皇帝一開始為什么發火了。
先發制人,讓兩派啞口無言,之后才提出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讓兩派反對起來也找不到強有力的理由。
蕭遙表示明白了。
蕭遙的功勞定下來,之后便是其他將領的功勞了。
蕭遙聽了一耳朵,發現還算公正,即使兩派要為自己的人討功勞,也不至于太過分。
朝會結束后,蕭遙正準備回自己的寢宮,就見皇帝跟前的大太監來請,說是皇帝有請。
蕭遙去了御書房,皇帝正在批奏折。
見蕭遙來了,皇帝放下手中的筆,看向蕭遙“今日金鑾殿上之事,你是怎么看的”
蕭遙認真想了想,說道“父皇想讓我掌兵權,所以故意先發制人,讓丞相與兵部尚書一派不敢強加反對。此外,還利用兩派相爭,拔掉兩派的一些職位,收歸己用。”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又很感慨“朕的遙遙長大了啊。”隨即又問道,“如果沒有投降的副將,由你來處置此事,你會如何處置”
蕭遙想了想,沒有了投降的副將,那么丞相一派便不會被搞,平衡將被打破,當下就道“找丞相一派有問題的官員發作,或者挑一個兵部尚書那派的有功之臣嘉獎。”
皇帝凝視著蕭遙“哦你不打算先清理刑部尚書一派么”
蕭遙搖搖頭“若刑部尚書一派倒了,無人制衡丞相一派,于我們不利。除非我們有辦法兩派一起清理,不然還是讓他們保持平衡的好。”
本來是不該讓兩派形成的,可是蕭家皇室弱勢,這么多年來積重難返,所以只能制衡了。
皇帝神色復雜地看向唇紅齒白、美目流盼的女兒,說道“若你是男子該多好。”
軍事天賦杰出,在政治上也有大局觀,是難得一見的適合人選。
可偏偏,是個女子。
蕭遙笑著說道“兒臣當初進入軍營時,也有人說,若兒臣是皇子該多好。可兒臣用實力證明,公主并不輸皇子。”
皇帝笑了笑,說道“是啊,朕的遙遙很好。”之后就留蕭遙一起吃午飯。
當天的慶功宴,百官攜帶夫人以及家中的優秀的后輩,都出席了。
皇帝宣布給這次有功之臣的封賞。
眾人聽到公主將是實職的護國大將軍,為北邊真正的掌權者,都十分震驚。
安公子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身華服,美得身后百花都失色的蕭遙,完全不知說什么好了。
要說不適合吧,公主那功勞,封侯封王都夠了,不可能不適合的,可要說適合吧,這又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