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道“但凡家事者,均有家臣管理,作為主人家,只需要做決策則可。此朕一貫推崇的,朕往后,亦這般,故這絕非女子不能入朝為官的理由。”
這位官員大急,當即看向丞相與幾位尚書,希望他們出來說話。
陳御史再次站出來,悲聲泣道“皇上,此舉有違綱常啊,請皇上三思,收回成命。”
蕭遙看向他“怎么,你又要無理由卻以死相逼了么”
陳御史頓時一抖,忽然想起上次,頓時訥訥不敢出聲了。
蕭遙的俏臉上重新露出笑容“六部回去,都給朕好好擬一份條陳,一個月后早朝交到朕手上。希望,眾卿不會讓朕失望。”
百官下朝之后,都忍不住紛紛抱怨“皇上越發說一不二了,既已決定,何必還問我等意見”
先皇可從來不會這般態度強硬。
一名官員說道“皇上是個有為君主,故決斷力十足。”
一般能干之人,都不允許別人違背自己的主意,更何況是一個皇帝呢
一名老官員嘆著氣說道“女子入朝為官,只怕天下要大亂了啊。”
“亂了正好,正好可以請皇上收回成命。”
一名須發皆白的官員捋著胡須笑道
“諸位何必著急天下女子者,識字的不多,識字又有才干的,更少。且男子入朝為官亦須參加科舉,女子入朝為官,自然不例外。如此一來,女子便是參加科舉入朝為官,也得幾年后了,再者只怕能榜上有名的,極少。屆時若有家族不許其參加科舉,又篩選掉一批女子。”
眾人一聽,頓時都點點頭“此言甚是。”
“既女子要入朝為官,與我等同朝為官,那么,女子的考核,絕不能比男子簡單。”
“此言甚是”
百官心中有了主意,臉上憂色頓時一掃而光。
丞相與六部尚書聽著眾人的討論,都沒有做出什么表示。
以他們對皇上的了解,她想做的,必定能做成的,百官想的,還是太天真了。
不過,由著他們折騰阻止也是好的,若成了,倒免了他們出手,若不成,也怪不到他們身上,他們屆時再想辦法便是了。
第二日,有影響力的報刊均發文刊登王舒余捐贈個人財產到國庫一事,并嘉獎王舒余為天下女子的楷模,與何細君一般,都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值得流芳百世。
接下來的幾期,均刊登這方面的消息,隱隱向民眾傳播,女子中也有優秀者,該入朝為官,為天下老百姓做實事。
丞相與六部尚書見了,都心道果然。
他們就知道,皇上一旦要達成某個目的,那是必定有手段的。
此時女子入朝為官的消息還未確鑿,皇上便開始做輿論準備了。
偏生登在報上的文章,一篇篇寫得才華橫溢、有理有據,叫人看了著實不知道該如何反駁都是庶吉士以及翰林院那些飽學之士寫的,自然有理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