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書生的嘴歷來就刁鉆,又愛寫文諷刺且互相傳閱,一旦將她寫進去
蕭韻忍不住哭了起來。
她想起蘇姨娘平時說她萬事沖動,絲毫不過腦子,這下是真真切切地知道蘇姨娘說得對了。
因此一回到家中,馬上便去找蘇姨娘哭訴今日遇到的事。
蘇姨娘聽了臉色也是劇變,良久嘆道“我平日里叫你遇事冷靜,你偏不聽,如今可吃到苦頭了罷此事我著實沒有什么法子,只能等風聲過去大家淡忘此事了。”
蕭韻哭道“娘,難道真的沒有法子了么”
“讀書人的事,娘還能有什么法子”蘇姨娘說著,心里的憋屈涌上來,說道,“這新太太可不比先頭那位仁慈軟和,是個最厲害不過的,娘的小廚房叫她拆了,老爺還尋不出她的錯處來”
蕭韻道“娘,我在與你說我這事,你又說太太做什么既一時彈壓不過她,便且暫時忍一忍罷,等爹爹對她新鮮勁兒過去了,你再好好哄哄爹爹便罷。如今,還是先緊著我這事罷。”
蘇姨娘道“你的事”忽然想到一事,“你回來之后,可曾去太太那里請安了”
蕭韻搖了搖頭“我沒去,我心里委屈,哪里想得到請安這事”
“你先去請安罷,不然又要挨你爹爹的訓斥了。”蘇姨娘看著自己生了個榆木腦袋的女兒,氣得已然無力了。
明知道新太太正等著揪他們母女的錯處,她還這般不懂事,這可如何是好
蕭韻聽畢,忙去請安,可已經遲了,叫新太太綿里藏針地好一番斥責。
她以為這已經夠委屈了,不想第二日到蕭老太太處請安,又叫蕭老太太禁足了,因為外頭已經傳起了她昨日在運來客棧針對蕭遙說的話。
蕭韻接連倒霉,心理恨極了蕭遙,覺得若不是她,自己必不會如此倒霉。
蕭遙不怕蕭韻記恨,她知道,蕭韻此人小氣,不管她做什么不做什么,總要記恨于她的。
她從運來客棧離開之后,便再次到街上閑逛去。
走了兩條街,她終于遇上了那天來云吞鋪子鬧事的幾個,見他們越發落魄起來,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悄悄跟著他們,記下了他們的落腳之所。
第二日,蕭遙便給幾人投了一封信,里頭放了五兩銀子。
幾人看到信倒還不覺得什么,見了五兩銀子,頓時欣喜若狂,馬上拿了銀子,然后去找了個書生讀信。
當得知信中人讓他們揭發叫他們鬧事之人,頓時有些怵了。
一人卻道“橫豎在京中也混不下去了,不如干了這一票便離開京城”
“若叫尚書府追殺,那該如何是好”一人害怕地問。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