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與百官自然只有跟著回京的。
在處置罪臣之前,皇帝決定先行封賞。
蕭遙在大朝會那日,被宣召進宮,列席金鑾殿。
對此,百官沒有任何人反對。
畢竟當日蕭遙有什么手段,他們是親眼所見的。
且,就連皇上也說過,蕭遙這是仙家的手段。
皇帝那幾個心腹更是沒話說,他們當日懷疑蕭遙是神棍,可是接下來的一系列走向證明,蕭遙不是神棍,她說有人施法,那是真的有人施法。
皇帝很是高興,笑道“鎮國郡主救過朕兩次,兩次用的都是與常人不一般的手段,這等手段,只有仙家才有,朕決定,封鎮國郡主為我朝國師。”
蕭遙有點吃驚。
她只是想用點手段,做個普通的神棍而已。
皇上一上來,就直接封她為國師,這會不會進展太快了
這時丞相出列“皇上,我朝歷來并無國師一職”
蕭遙連忙也出列“皇上,民女能救皇上,只是因為有一些手段,與仙家并無關系。”
做了國師,和皇家的關系便更親近了,估計還得經常服務于皇家眾人,蕭遙可不想過這樣的日子。
皇帝笑著說道“鎮國郡主何必如此謙虛你昨日救朕,用的手段確實是凡人未有的,不是仙家手段,又是什么”
說完又看向皇帝“過去沒有,朕現在說要有,這便有了。”
丞相又問“既如此,國師的品階以及職能、處所該當如何”
皇帝似乎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了,當即道“國師為當朝超一品,無須上朝,原則上不參與政事,為朕與皇室成員排憂解難,因此若遇到與政事相關的,也可發表意見。至于處所,朕初擬建國師殿,供蕭國師居住。”
許多官員覺得這不合常理,可是擔心自己有朝一日需要求到蕭遙,因此都說不出反對的話。
而那些性子耿直,認為國師與修道煉丹的一般,都是騙子神棍的官員,則馬上劇烈反對,認為皇帝這是有沉迷修道的趨向,于國事無望。
對此,皇帝完全置之不理,直接命人修建國師殿。
隨后他看向蕭遙,神情帶著幾分尊重“鎮國郡主,據朕得知,你居住在東區,可是真的”
蕭遙不知道皇帝因何有此一問,當即點點頭“回皇上,正是。”
皇帝當即便道“你兩次救過朕性命,又是當朝國師,再住東區不合適,既不安全,與你的身份也不符,朕賜你一座位于西區的宅子,命你擇日搬進去。”
蕭遙沒料到除了國師殿還有宅子送,見皇帝執意要送,只得接旨謝恩。
隨后,朝會開始提及如何處置一干謀逆之臣。
皇帝的處置結果很干脆利落。
二皇子賜毒酒一杯,二皇子妃及二皇子的子嗣通通貶為庶人,流放三千里。
而參與謀逆的與那些臨時站隊二皇子的官員,情節嚴重的,都抄家滅族,情節較輕的,也是下了大牢,被流放。
蕭遙聽到這里,適時出列,上前道“稟皇上,民女想向皇上請求一事。”
皇帝看向蕭遙,問道“國師所求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