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生怕多吃不動手,過些時日記下的菜譜多了,忘記了味道,因此盤下一個要轉讓的鋪子,重新開起了小食肆。
不過小食肆開起來之后,她并沒有馬上開業,而是在里頭嘗試著做在當地吃到的特色美色,并且根據自己的口味一點一點地改良,同時抽時間招了四個窮苦人家的孩子過來培養,兩個有天賦的當廚子,沒天賦的做店小二。
等到做出那么幾道菜了,店小二也大致培養出來了,自己能做菜,這才開業。
一開始,小食肆由于地處偏僻,從前又沒有什么客源,因此生意很不好。
接連幾日,一個客人都沒有,甚至連從此地路過的人也少。
溫文溫雅嘗試過饑餓的滋味,很是擔心這小食肆開不下去賠錢了,卻不敢跟蕭遙說,只是自己皺著眉頭憂心忡忡。
那被招來做店小二的四個農家孩子也很擔心,他們來到這里之后才能吃飽飯,若生意不好,東家辭了他們,他們便得重新挨餓了。只是也不敢多話,只是平日里更認真干活了,跟蕭遙學刀功的兩個孩子更是日日練個不停。
蕭遙看到了他們憂心忡忡的樣子,忍不住想笑,笑過之后,便開始想辦法讓生意好起來。
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要讓人知道這個小食肆,就得有香味傳出來。
此外,便是有人在此吃過,一傳十十傳百。
小食肆地處偏僻,連路過的人也不多,就不要想有人在此吃了將口碑傳出去,因此蕭遙將重點放在香味上。
她琢磨幾日,用五花肉、香菇、芝麻粉與一些香料,熬煮成一種濃香撲鼻的醬料,在清晨時分端到大門口攪拌。
附近一些過往的客商清晨時分剛起來,便聞到了這股濃香,頓時口水滴答,不住地嗅著,飛快地洗漱,完后下樓找客棧的店小二“小二,你們在做什么竟如此濃香撲鼻,快給我上一份。”
店小二賠笑道“客官,這并非本客棧的吃食。不過本客棧”
客商連忙站了起來“竟不是么”一邊說一邊吸鼻子,再顧不上店小二,抬腳便往外頭走去,順著那若有似無的香味一路前行。
過往商船的客人與船夫正好在此停靠,下來吃早飯,進入城中,聞到這股濃香,幾乎沒流口水,一邊互相問同行的人是否聞到香味,一邊下意識往香味所在的地方走去。
他們走著走著,發現進入了小巷子里,幾乎有些懷疑走錯了,又見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其他人也是為著這香味而來的,便一邊討論著一邊往前走。
走了幾步,香味更濃郁了,聞著便是無上的享受。
眾人大受鼓舞,忙加快了腳步,口中道“想是前面了,這香味越來越濃了。”
蕭遙聽著說話聲與腳步聲,回頭招呼那四個少年“客人來了,趕快做好準備。”
兩個做廚子的還沒歷練出來,因此還是得出來幫忙招呼客人。
四個少年聽了,忙抿了抿嘴唇,挺直腰背走了出來。
蕭遙見了便安撫“莫緊張,按原先說好的做就是了。”
那幾個少年馬上點頭,可是當看到客人們進來,還是手腳僵硬。
蕭遙笑道“客官們可是要用早飯”
當先一個客商一邊咽口水一邊問“你這做的是什么芳香撲鼻。”
離得近了,那香味更濃郁了,他走南闖北吃過的好東西不少,可還從來沒有此如此迫不及待地想吃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