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道“沒必要。”
皇帝與太后聽到蕭遙這話,同時看向她,露出不認同的表情。
其中,皇帝的表情還特別危險,神色特別復雜,一字一頓地問道“你要為蕭三求情”
蕭遙搖搖頭“倒不是求情。只是,若他是個人才,你因為這事貶了他,很對不住天下的百姓。”
皇帝聽了這話,看著蕭遙的丹鳳眼泛起異彩,顯得格外明亮,只是,那點異彩,慢慢就變成了苦澀,他移開了眸子,抿著薄唇,淡淡地說道“他算是個人才,但是天下,人才不止他一個。”
蕭遙聽了,便點點頭“既如此,便隨你們罷。只是,我希望不是因為我。一來,蕭家大姑娘對我有救命之恩,二來我已為自己討回公道了。”
太后道“他們對你有恩,自當賞賜,但是欺負你,卻也要受罰的。”說完又問起蕭遙離開狀元樓的經歷。
蕭遙想著兩人都是天下最有權勢最富貴之人,若想知道自己的事,略一查便知,當下沒有隱瞞,簡單說出自己這些年去了哪里,開了哪些酒樓。
皇帝與太后聽了,臉上都露出驕傲自豪的神色,笑著看向蕭遙。
她果然是最優秀的,即使沒有后臺,只是一個廚娘,也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太后夸贊了蕭遙一會子,便提起原主走丟又被發現尸體一事
“你小時很是淘氣,很愛到處跑,尤其愛到街上去,你娘那時懷著小石頭,不能陪著你出去,便派了一堆仆人跟著。在你娘懷小石頭七個多月時,帶你出去玩兒的家仆忽然慌慌張張地回來,說你不見了。
“那時我正好也到了江東,忙拿下所有人問到底怎么回事,那些家仆說,本來大家都跟著你的,忽然來了一群人,沖散了,等他們回神,發現你不見了。當即大家分散去找,找不著,忙回來稟告。”
蕭遙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
太后似乎陷入了回憶中,聲音里帶著悲哀與憤怒
“你娘當即就受不住,見了紅。哀家一邊安慰她,一邊派人出去尋你。哀家厭惡蕭家,可是想到這是江東,需要蕭家的勢力尋你,因此還是通知了蕭家一起找你。三日后,在一個起火的山林里,找著了一個燒焦女童的尸體,那尸體旁邊有個變形的金鎖,還有一些你當時戴在身上的珠子,不曾燒盡的綢緞,與你出門時穿的衣服料子一樣。”
太后身手捂住了臉,可是眼淚還是無聲地滑落
“哀家見了,本是要瞞著你娘的,可是她還是從下人嘴里聽到了,當即大受刺激,當天痛了大半日生下小石頭,便含恨去了。她臨死前拉住哀家的手,讓哀家一定要找到你。哀家當時以為她是糊涂了,不肯接受你死去的消息,以為你還活著如今想想,怕是母女天性,她當時油盡燈枯,能感應到些什么。”
蕭遙聽到這里,心里涌上了無盡的難過。
如果原主不曾被人擄走,還在大長公主身邊,想必大長公主有兒有女,即便沒有駙馬的愛,還是能活下去的。而原主自己,也能在疼愛自己的母親身邊平安長大。
可惜,一切都沒有如果。
太后拿過皇帝遞過來的帕子擦眼淚,又道
“也怪哀家,若哀家當年好好去尋你,你也不必受那么多的苦楚。你本是大長公主的嫡長女,有哀家這個外祖母,有皇上這個親舅舅,你一定會過得很好,不會受人欺負的”
蕭遙聽到這話,垂下眼瞼,心情很是沉重。
被欺負算什么,太后不知道,其實那個真正的天之驕女,已經被活活打死,不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了。
明明,她可以得到萬千寵愛的,她可以平安長大,然后出嫁,生兒育女,一輩子順遂的。
皇帝安慰好太后,冷靜地道“遙遙不可能無故失蹤的,想必是有人故意的。母后,你當年可查到些什么了”
太后搖搖頭“當年事發之后,先是尋遙遙,之后你皇姐大受打擊早早產下小石頭便去了,哀家一面忙著處理你皇姐的后事,一面忙著延請所有好大夫治療眼看著養不活的小石頭,一面又去拿沈氏給你皇姐陪葬,雖然也派人去查,但錯過了最佳時機,查不到什么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