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劉姑娘之前出來采風時,經常進入村子里,每次到達村口,都會引來大人小孩熱情的圍觀的。
鄉村里的人都很熱情淳樸,若見了熟人便熱情打招呼,若見了陌生人,就熱情地問好并問是來找誰的,到時親自帶路,若不是來找人的,則熱情地招呼到家里喝碗水。
這一次村口沒人。
蕭遙和劉姑娘以為是動靜不足以引來村里人,也沒放在心上。
可是,車子逐漸進去,已經進了村子里,也沒有人圍上來,許多大人小孩遠遠地看著,并沒有上前來。
蕭遙和劉姑娘飛快地交換了眼色,隨后開始凝神戒備。
這很不妥,兩人走過的山村不知多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村子里,或許是出了什么事了。
這時老嫗忽然開口“停車,好像是這里,我得下來看看。”
蕭遙遲疑了片刻,想到若真有什么不妥,自己吹嗩吶,不說能擊殺對面,但自保和保護兩個人,還是可以的,當下就讓車夫停車。
下了車,蕭遙擔心老嫗的安危,所以挽著劉姑娘,和老嫗并排著走。
老嫗一邊在前面走一邊道“我記得,是在村子后面的。沒錯,就是往這里走”
劉姑娘問“大娘,那曲子只是村后的人家會唱么村里其他人不會唱”
老嫗點了點頭“是這樣。”
蕭遙一邊走一邊觀察四周,發現不少村民在屋里悄悄探頭出來打量他們幾個,心里更不解了。
不是她自戀,以她和劉姑娘的品貌,走過的村子不知凡幾,幾乎都能得到鄉親們的善意對待。
這村子的村民對她和劉姑娘的戒備和敬而遠之,著實讓她不解。
老嫗看了一眼四周,腳步不停,笑道“可能我們是生人,他們不敢出來。”一邊說一邊繼續往前走。
蕭遙看了一眼老嫗,眸中閃過深思,暗中捏了捏劉姑娘的手。
劉姑娘輕輕地回捏了一下,并給了她一個眼色。
很快,三人來到村后一戶人家。
老嫗上前一陣寒暄,互相交換了姓氏,便哼起蕭遙和劉姑娘聽到的曲子,哼完笑道“兩位貴人說著曲子好聽,說想聽詳細的呢,不知龔嫂子可會唱這曲子”
那頭發花白的農婦龔嫂子笑道“這是我娘家那邊的送嫁曲子,這些年基本沒人唱了,倒是我時不時哼哼,還記得住。”一邊說一邊招呼蕭遙三人進去。
龔嫂子的兒媳婦上來奉茶。
蕭遙笑問“大姐,村子里最近農閑,輕松許多了吧”
龔嫂子的兒媳婦含笑點頭“可不是么,去年年景很不錯,所以今年農閑了,大家不忙著出去做短工,有事沒事聚一塊說說話。”
蕭遙聽了笑問“今年年經如何”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好。”龔嫂子的兒媳婦笑瞇瞇地道,“若下半年也像上半年一樣,那今年啊,比去年還要好”
蕭遙含笑點點頭,說了些夸贊的話,然后看向劉姑娘。
劉姑娘笑笑。
蕭遙便知道她看懂了自己的暗示。
當下拿起茶杯,使了個障眼法,直接將里頭的茶水弄到儲物袋里去了。
劉姑娘特地拿著杯子靠向蕭遙的方向,借著喝茶的功夫讓蕭遙將里頭的大半茶水收了過去。
隨后兩人放下茶杯,不動聲色地注意著所有人的動靜。
目前,蕭遙只能感覺到村子很不對勁龔嫂子的兒媳婦說今年年景很好,言笑晏晏,和村子里的氛圍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