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蘅的記憶里,這還是卓蘊第一次做東西給他吃,一碗加了荷包蛋的酸菜牛肉面。
他記起上個月,忘了是哪一天,卓蘊發過一條朋友圈,曬出兩碗蓋著荷包蛋的青菜面,一碗是流心蛋,另一碗是全熟蛋。
看來,那碗全熟蛋面條的主人,就是趙醒歸。
卓蘅獨自一人坐在餐桌邊,麻木地吃著方便面,內心難以平靜。
他搞不懂這個家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搞不懂媽媽衣食無憂、膽小懦弱,為什么還想要離開爸爸,搞不懂姐姐為什么從小看他不順眼,為什么要一直和爸爸作對。
他知道爸爸有很多毛病,比如大男子主義,忙于工作不著家,愛喝酒,愛吹牛,脾氣暴躁,對媽媽吹毛求疵,講話尖酸刻薄,對姐姐冷嘲熱諷、指手畫腳但卓蘅不能否認,爸爸對他向來都很好。
從小到大,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去哪兒玩,爸爸就會掏給他足夠的旅費,想學什么,哪怕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爸爸都會讓他去學。
十八歲生日,他想要一輛瑪莎拉蒂,爸爸二話不說就給他買了,這輛車比爸爸開的車都貴很多。爸爸還主動給他買了一套房,房子再過兩個月就要交付。
剛才聽說外公給姐姐留了一套房,卻沒他的份,卓蘅心里的確感到不公,生出了嫉妒之意。現在吃著面條,他想起來了,爸爸沒給姐姐買過車,也沒買過房,姐姐只學過畫畫,還老被爸爸念叨,說花了他很多錢。
上中學時,姐姐的零花錢一直比他少,上大學后,她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只有他的一半,她好像,也沒在他面前說過什么。
爸爸總說女人都是一群小心眼,虛榮拜金,優柔寡斷,自私愚蠢,干不了大事情。讀書只是一塊敲門磚,女人最好的結局就是嫁個好老公,再生個好兒子,那在婆家就能過上好日子。
曾幾何時,卓蘅也和爸爸一樣發自內心地認為,卓蘊如果能嫁給石靖承,就是她的福氣。
他從口袋里掏出那張皺巴巴的紙條,上面是一串手機號碼。
趙醒歸那個比他還小一歲的男孩,還是個高中生,一個要靠輪椅代步的殘疾人。
卓蘅想起在梧城時,他與趙醒歸的交談。
清瘦英俊的少年坐在輪椅上,穿一身黑衣黑褲,手里捧著一杯玫瑰花茶,神情自然誠懇,講話不卑不亢。
他說“我爸爸從小就教我,要尊重別人,尤其要尊重女生。”
他說“卓哥,如果你真的關心卓蘊,就應該尊重她。”
他說“我眼里的卓蘊光芒萬丈,和你說的那一個,好像不是同一個人。”
吃完面,卓蘅回到房間,在床上坐了半小時后,咬咬牙撥通了那個電話。
電話里傳來趙醒歸的聲音“你好,哪位”
“我是卓蘅。”
“卓蘅”趙醒歸語氣很急,“是卓蘊讓你找我的嗎她沒事吧”
卓蘅說“她沒事。”
“沒事就好。”趙醒歸像是松了口氣,“卓哥,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卓蘅說“我覺得,你可能需要來一趟嘉城。”
趙醒歸說“我已經來了,現在就在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