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蘭花苑是2000年左右建起的小區,在當時沒有太過明確的風格,品質遠遠比不上紫柳郡。小區里有各種戶型的合院,年份久了,大多都顯得老舊雜亂,甚至還被搭出些違章建筑,也沒人管。
邊老爺子買的這棟算是二合院,三層小樓經過重裝,外墻是深灰色,搭配著大面積落地玻璃窗,呈型布局,包著一個大院子,與周圍幾棟房子相比,不管是房子還是院子,卓蘊的新家都顯得與眾不同。
最吸引人眼球的并不是那部裝在房子外的電梯,而是院子里那個高高的、標準規格的籃球架。
刺眼的陽光下,趙醒歸抬頭看向籃板,已經懵了,卓蘊怎么會在院子里裝籃球架還在圍墻上豎起兜網,在地上畫出了包括罰球線在內的三秒區。
他看向周圍,還有更多的驚喜,卓蘊居然沿著圍墻做了一圈紅藍相間的塑膠步行道,步行道的盡頭是一段帶欄桿的斜坡,坡度很平緩,一直通往一樓的入戶大門。
站在院子里,卓蘊指著各個方位給趙偉倫夫妻和苗叔做介紹“我沒做太多綠化,我媽對種花種草興趣不大,比較喜歡種菜,所以我就在那兒給她搞了塊菜地。”
她又指著一塊小空地說,“那邊是燒烤區,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戶外燒烤,燒烤架和戶外桌椅再過幾天才能寄到,還有一把很大的遮陽傘。”
“哦,還有那個電梯。”卓蘊指著那部加裝在室外的電梯說,“一開始我想做成透明的,類似觀光電梯,后來覺得隱私性不夠,就還是用鋼筋混凝土圈梁做井道,沒有觀光電梯那么通透,但我覺得,在自己家還是自在些比較好,別穿個睡衣坐電梯都能被外頭人看到,那就糟心了。”
趙醒歸劃著輪椅跟著她,看向那部外觀顏色、風格與小樓完美融合的電梯,專注地聽卓蘊講解。
卓蘊有點不好意思“我第一次裝修房子,有些地方還是考慮不周,其實我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盡量在院子里留出更寬敞的活動區域,小歸來了可以打打球,練練走路,我們小區沒有籃球場,我怕他手癢。”
趙偉倫心里早已感動得一塌糊涂,誠懇地對卓蘊說“小卓,你真的有心了,還為小歸考慮這么多,謝謝。”
“叔叔您別這么說。”卓蘊更難為情了,“也是因為我懶,不愛種花草,院子空著也是空著,剛好給小歸玩。啊,我們進去吧,外頭太熱了,趙小歸,你從這兒上。”
卓蘊領著趙醒歸從坡道上去,邊走邊問“你能自己上嗎會不會吃力”
趙醒歸劃著輪椅,不用抓欄桿借力,輕松地就上了坡道“不吃力,這坡不陡,過得很舒服。”
范玉華跟在他后面也從坡道上,回頭看看那圈塑膠步行道,對兒子說“小歸,你看看那條路,小卓連偷懶的機會都沒給你留哦。”
趙偉倫和苗叔從樓梯上去,一起大笑,邊琳聽到聲音后打開門,熱情地招呼著他們“來啦快進來快進來,到里頭吹空調。”
邊琳依舊留著短發,衣服也穿得樸素,但再也沒有愁眉苦臉的神情,笑容很舒展,臉色都變得紅潤許多。
趙醒歸自然不會讓她獨自住在出租房,所以邊琳和卓蘊已經把行李搬過來了,在新房里睡過兩晚,感覺很不錯。
大家在玄關處換上拖鞋,趙偉倫把喬遷新居的禮物送給邊琳,在卓蘊的帶領下開始新一輪的參觀。
整套房子是淺色系,北歐現代風,白色家具為主,簡約清爽,柜子多為定制,一眼望去空間極為寬敞,不管是常人行走轉身,還是趙醒歸的輪椅移動,都不會磕磕碰碰。
“它是個錯層,就有點麻煩。”卓蘊指著那與餐廳落差半米的大客廳說,“我直接把樓梯去掉了,整個兒做坡道,這段坡道做得特別緩,所以就比較長,欄桿必須要有,可能會影響美觀,但這樣更安全。”
那段坡道沿著墻,長度足有六、七米,所有人都得從那兒下客廳。趙偉倫觀察了一下,卓蘊的想法沒錯,坡道出口就是原本臺階的位置,有了坡道就不能有臺階,留著臺階就不能裝坡道。
為了趙醒歸能去客廳,卓蘊果斷地放棄了臺階。
卓蘊帶大家去看位于一樓的廚房、客衛和客臥,客臥給苗叔住,廚房特別大,用的是玻璃移門,沒什么特別之處。倒是客衛,做了無障礙裝修,門是定制的,比普通房門要來得寬,還在馬桶邊加裝上扶手,洗臉臺前空間也很大,足夠趙醒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