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哥哥,你上回拿紅薯給我的事情又被阿娘發現了,回去后被她罵得狗血淋頭。咱們明明都說得很小聲了啊。你說她是不是蹲在咱后邊偷聽的”十分年幼的寧夏要哭不哭地,眼巴巴看著林平真手里的半塊餅子很想要。那時候的寧夏還不是寧夏。
“這樣么寧嬸可能在閑聊的時候聽到的。別怕,那咱以后就不直接說,要不我做個手勢罷,你看到了就悄悄來這里。這樣就不會被人發現了。”
“嗯。嘿嘿,這樣阿娘就沒法知道了,謝謝真哥哥。”
這是存在于林平真記憶中很久遠的往事,那時候他們跟寧家還是鄰居,而寧夏還不到他腰高。
他跟寧家兄妹一塊兒長大,感情很好。他一直都很羨慕寧家兄長能有個妹妹,遂一直將隔壁從小看大的寧夏視為自己的妹妹,常常會分些小零食給她。
有時是小半塊紅薯,有時會是一塊糖,偶爾還會有細糧。寧家小丫頭年紀小,不懂得這些東西的珍貴,真的以為這東西是林家哥哥不要的,吃得開心。
不過這是在寧母眼中可不是這么回事兒。農家口糧多珍貴的東西,物質匱乏,大家都不夠吃。林平真家人少,寬裕些,卻也富裕不到哪里去,怕是自己節省下來喂自家小饞蟲的。寧母自然不肯,管得很嚴。
林平真跟寧夏這才想出這樣的法子。
不過后來林平真搬家,又去上學,漸漸地很少回村了,也就只有去縣城的元桂芳能見到人。
再加上寧夏換了個魂兒,這個手勢也就成了過去。
寧夏進入這副身體之后是保有記憶的,不過斷斷續續,很多都模糊了。不過在筑基之后,不知道是筑基修士的功力還是魂魄穩固了,她漸漸地記起更久多事情。
出生一段時間看到父母喜悅的臉龐,第一次翻身走路,哥哥的都弄,父親的捉弄,被母親訓哭的某一刻以及童年生涯除家人外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林平真。
所有的事情歷歷在目,那時候的感情,喜悅,憤怒,心虛甚至于那些微小的感情都清晰地浮現出來。讓她覺得她就是那個寧夏,一直都是,從今以后也會是。
這個人一直都是她的哥哥。隨著時間的流逝,寧夏越發肯定這件事。
那么這回也請真哥留下罷,像小時候一樣。
寧夏從來都是信任他的。不論是融在魂里過去的那個她,還是現在的她。
林平真看懂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健忘的人。
“吳師侄,先帶著你師弟師妹回去罷。我記起來還有些事情需要跟三位真君商量,你們不必留在這里了,先回去。看護好師弟師妹們。”
之前那個被未婚妻教訓了的寬厚男修此時臉上不見之前的憨意,拱手應道“諾。”隨即領著一眾師弟師妹們有序地離開了大殿。
沒有人問為什么,也沒有人回頭看還有誰沒走。大家心照不宣,既然不是他們能知道的,那就不知道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