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各大小少爺而言,他們能夠在宗門內學藝術,結交人脈,體驗生活,直至學會如何做一名普通修士再返回本家學習。這對于那些大少爺來說,是一個跨越式的進步。
而對于宗門而言,則又是令一層考量了。宗門也是一個勢力,只是它們一般不以血緣傳承,可他們也跟家族一樣重視傳承。他們不可能同意宗門絕學外流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技法。
這些外來的大家族子弟學完就走的行為定會造成宗門絕學外流的情況,嚴重的連帶人才流失都有可能。
然而他們卻默許了,甚至形成一套約定成俗的規矩。就是為了某些私底下交易的交易,各大家族會付出足量的入門費,同時也代表著投名狀。
這些子弟流入宗門,拜宗門上層為師,兩者便形成了一種聯系,這層關系就相當于一種默許的結盟,各自有助于兩方發展。這不論對宗門還是對那些家族來說都是極其有利的。
沈岳陽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因為身份特殊,自家族內有師承,所以只能做記名弟子,只是做個樣子罷了。實際上也沒誰敢怠慢他,大家都知道對方真正的發展舞臺并不在五華派。
不過他也是個例外。按說拜師玄陽只是做個樣子,功法跟玄陽傳授的獨門劍法相悖也是沒關系。可偏偏沈家情況特殊,這是一個擅長術法家族,沒幾個劍道高手。
為了培養自家少東家,沈家可是下了大價錢的,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巨大利益換取一門劍道絕學。他們本是看中玄陽真君的成名劍招,因而沈岳陽一開始便拜在玄陽真君門下。
可后來卻意外發現他自身所承襲的沈家秘傳心法跟玄陽真君的劍法相悖,而且排斥嚴重,相沖突,沒法子,只能棄學。
因而后來沈岳陽被杜安真君瞧上,玄陽真君立馬就答應了,一切進行得都很順利。所以寧夏所想的“奉旨”改換門庭其實也沒錯,這個結果大家都樂見其成。
這讓寧夏不禁感嘆,在哪兒都有階層。有些人永遠都比他們的生活來得方便。不過這樣的人也往往責任重大,肩負著尋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有好有壞罷。現在的寧夏暫時不能理解,也許日后等她走到一定高度便能明白了。
“原來如此。”寧夏跟金林兩人一臉唏噓,一副“見識了”的模樣。
“等這次回去,這段閉關也結束了,應該可以四處走動了。這幾年可憋死我了。日后我再找時間到寧師妹那兒坐坐。”
寧夏自然無不可,笑道隨時歡迎。
話語間寧夏也不忘將金林介紹給對方。大概是因為不認識,兩人除了一開始點頭,并沒其他交流。有了“中介”,兩人漸漸熟悉起來。寧夏很明顯感覺到兩人的心情似乎都不錯。
沈岳陽似乎對對方元衡真君的身份很感興趣,兩人就一些很尋常的話題聊了起來,也算是相處良好。
而寧夏則不知何時起思緒起飛了自己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