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不必苦惱。當時我只是個不起眼的小修士,方方及至筑基,而真君您已是負有盛名的金丹真人了。您應當是不會注意到我的。”崔英垂眸,看得出還是有些失落的。
“你是你是當時那個布了金火雙陣的小孩兒。”元衡真君忽然有了模糊的印象。
崔英瞪大眼睛。原來對方并非沒有印象,心中興奮不已。
雖然二人都是元嬰真君,但一個是資深元嬰修士,另一人則是新晉元嬰。元衡真君比崔英大好些年,對當時的他來說,那是的崔英的確算是小朋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衡真君那些陳舊的記憶越發清晰,漸漸顯現出模糊的影像來。
當初他聽了師長的意見,到當時還叫迷羊城的潯陽城參加鑒定評比。當時也沒在意,只當是一次尋常的旅途,還沒留在宗門研究新陣法有趣呢。
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倒還留下一樁公案。
他當時只隨手布了個最擅長的陣法,毫無意外得了個榜首。他對當期一同評比的人沒啥印象,水平一般。
唯一有些不同的就是當時的排比第二的人,一位初出茅廬的少年,對方的布陣水平生澀,但手法卻很靈活,隱約可見其門道。潛力極大。
當時參加的那批修士的陣道水平真的不高,遂這個布陣水平生澀的年輕人輕易獲得了第二的排名。
當時公會還極力邀請他加入公會,擔任上層人員,好承諾了許多好處。可元衡真君是什么人科研創新的宅王,怎么可能愿意到公會做苦力
在他看來,公會所說的榮譽就是做畫大餅,簡直就是用虛名綁住他。還不如留在五華派“白吃白喝”呢,宗門還不是一樣支持他的“事業”因此他拒絕了,毫無余地地拒掉。
之后的事之后什么都沒發生,他沒多久就返回了五華派,繼續研究他的新陣法。早就將日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沒想到多年后再見,不起眼的小少年已經是修為高深的元嬰了。這不禁讓她有種物是人非的傷感。
“那時真君沒有答應,公會轉而求其次吸納了我,收了我做陣師。這一路磕磕絆絆,過得也還行。不想今日我還能有機會再見到真君。”
崔英是真的沒想到。元衡真君實在是太難見到了,這位來去如風,誓要在宗門宅到天荒地老的大能跟他的名氣一樣神秘,安靜低調,為眾人所忽略。若不是他年輕時闖下的威名還在,許是早就被人遺忘了去。
崔英之前還在想著要不要下一次就到五華派附近轉悠下,看看能不能這么好運碰到人。
不想是,踏破跌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沒想到日日叨念的人倒是自個兒送上門來。誰都不知道,他在看到元衡真君的那一瞬,體內的血液是多么地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