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所建的這一款泰坦七型火車頭是此類火車頭中最好的一種,它的動力能夠讓它拖拽至少五十個、最高九十個載滿各類貨物的車廂,所以現在各國絕大多數貨運火車頭都是采用泰坦型號的火車頭。
只不過這類火車頭也不是沒有缺點,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必須有專門的鐵軌,而且鐵軌還需要鋪設四條,大幅度的提高了營運成本。
此外這類火車的速度也是一個問題,根據測試哪怕拖的是空車,泰坦火車頭的速度也比其他常見火車頭慢一點,如果掛上車廂的話,速度會減慢到只有普通火車的一半甚至更低。
不過即便如此,這類火車的速度依然要比馬車快得多,石板鎮上一些急著去蘭錫辦事的人也都會選擇乘坐火車,只是因為車票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就比如,雷歐他們乘坐的車廂,最初是專門為采石場各層管理者準備的,有沙發、有酒吧和餐廳,還有幾個專門休息的的小房間,放到其他地方也能夠算得上是高級車廂了。所以這里的車票也很貴,需要五十比亞,差不多是一個四口之家十天的餐費,絕對不是石板鎮上居民能夠接受的價格。
然而,負責管理火車的人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人,專門在列車最尾端掛上一節貨車車廂改造而成客車車廂。
他設法在車廂中間隔了一層木板,將車廂改造成了上下兩層,并且沒有安設座位,以人頭算車票,每個人只需要一個比亞就能夠上車,直到車廂塞滿為止。而這節車廂不會被算在貨運支出內,也就是說這一節車廂一趟能夠運多少人,他就能夠得到多少額外的收入。
于是,就出現了雷歐現在透過車窗看到的這一幕,只見兩百多人被車站工作人員硬是塞入到了最后面那節車廂內,他甚至不需要進入到那個車廂里面,也都能夠感覺到那里面人擠人的窒息感,這讓他不由得回想到了當年大戰役撤退時,上萬人硬塞入到一艘小型運兵船時的痛苦回憶。
就在雷歐因為后面車廂的情況觸景生情的時候,前方一聲鉆入云霄的汽笛聲響起,車廂微微震動,并且發出一陣陣嘎吱的聲音,緩緩的駛離了站臺,并且逐漸增加速度,直到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勻速狀態。
離開石板鎮的火車并沒有立刻向西行駛,裝滿石材的掛車無比沉重,即便是泰坦型號的火車頭,想要將這七十多節車廂拖上起伏不定的丘陵,也非常困難,所以只能貼著一片片麥田,沿著丘陵地帶邊緣的平緩地帶繞行,一點點的向西邊挪移。
其中一段繞行的軌道幾乎和黑森林平行,兩者之間只有不到二十米的距離,坐在車窗旁的雷歐看著被濃霧籠罩的黑森林在眼前快速移動。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依稀感覺到之前看著他的那個未知存在又出現在濃霧中,似乎也在看著他,并且和火車一同移動。這種感覺直到火車駛過這個路段,轉了一個彎,消失在來了一個拱起來的山丘后,才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