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臨時的方法在經過反復使用后,竟然成了維亞納港口的獨特建筑模式。
每次經歷過戰火之后,新的維納亞港城區就會在填平的廢墟上建造城市,有時候甚至都沒有將廢墟填平,僅僅只是稍微平整了一下。最終使得城區不斷堆高,變成現在這種模樣,而舊的廢墟城區就成了下水道。
雖然維納亞港的戰火這一百多年來從未真正的停止過,但這些戰爭并不會影響維納亞港的商業活動,而且越是到了戰火最激烈的時候,這里的商業活動越是繁盛。
波多地區的葡萄美酒、黑森林的珍貴特產、北部冰原的野獸皮毛等等維綸大陸商品都匯聚于此,裝船運往世界各地,而相對的世界各地的商品也運送到這里銷往維綸大陸各個州郡城鎮。
這并不僅僅只是因為維納亞港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更主要的一點是因為維納亞港聚集了維綸世界將近九成以上的商會組織,幾乎所有國家的官方商會都在這里設立有辦事處,這里可以說是主宰了整個維綸世界的商業活動。
維納亞港,維綸大陸最大的海港城市,同時也是維綸大陸上最多災多難的城市,更是被視為建筑奇跡的水上城市,眾多的名稱堆積在這個城市的名字上,使得它成了整個維綸世界最富傳奇色彩的城市之一。
最早維納亞只是龐博河出海口盡頭的一個灘地,從龐博河上游沖刷下來的大量泥沙會聚于此,經過無數年的堆積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島。
就如同絕大多數內陸國家一樣,法蘭帝國最開始也并不重視這個小島,甚至都沒有將這個小島視為自己的國土。大量負債者、罪犯、逃跑的農奴以及逃避戰亂的普通人聚集于此,逐漸在這里建立起了一個法外之地,而這里也成了很有名的銷贓窩、走私地。
隨著西格瑪王國和英格王國開始向莫桑大陸殖民,并且從莫桑大陸帶回大量資源和財富,法蘭帝國也開始對莫桑大陸感興趣,于是便開始組建法蘭帝國第一支海軍以及第一個正式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極為優秀的維納亞就成了法蘭帝國的首選。
已經在維納亞定居幾百年的那些人早就沒有將自己視為法蘭人,他們更愿意稱呼自己為維納亞人,并且認為維納亞是自由之地,不屬于法蘭帝國,所以在法蘭帝國準備在維納亞建立港口城市的時候,維納亞人選擇了反抗。
一場本應該實力懸殊的戰爭持續了半年之久,三分之二的維納亞人死于戰火,而法蘭帝國的人死得更多,剩下的維納亞人只是一些老弱病殘已經無力支撐占據,最終只能選擇投降。
只不過,讓投降的維納亞人想不到的是當時法蘭帝國的統帥,也是第一任法蘭帝國駐維納亞總督馬克西姆莫迪森,并不打算放過這些人,而是選擇報復性屠殺,將所有還活著的維納亞人全部屠殺干凈,并且在建造維納亞港的地基是將所有維納亞人的尸骨全都埋入地基之中,讓這些維納亞人永遠受人踐踏。
馬克西姆的這種屠殺行為當時并沒有人在意,畢竟死掉的那些維納亞人在不少人眼中都算不上人,但將死人埋入地基的做法卻備受詬病,直到現在都有不少法蘭人認為維納亞港之所以會這么多災多難和地基里面那些維納亞人尸骨有關,認為那些亡靈在詛咒維納亞港。
一開始,法蘭帝國組建海軍、建造港口就是沖著莫桑大陸的巨大利益去的,所以維納亞港最初是一個軍事港口,法蘭帝國第一支海軍就駐扎在這里,并且也是從這里出發朝莫桑大陸進發。
雖然法蘭帝國是陸地強國,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陸軍和騎士團,但海上實力卻非常弱小,根本無法和兩大海上強國相比,而且他選擇加入海上爭霸的時機也很不合適,都是西格瑪王國和英格王國海上實力最強勁的時間段,從而使得法蘭帝國早前制定的一系列海上計劃都以失敗告終,損失極為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