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蘭尼斯諾家族遭遇厄運的時候,沒有一個騎士家族愿意援手,就連和蘭尼斯諾關系好到親如兄弟的白金漢公爵都沒有理會蘭尼斯諾家族的求助。
另外,在蘭尼斯諾死后第三年,開始從國外傳進來的一個傳言,也應該是蘭尼斯諾家族一系列厄運的導火索。
在國外,有個知名的歷史學家忽然提出了一個疑問,這個疑問就是如此健壯到完美的蘭尼斯諾為什么會因為一場病而死去,并且死得那么快,只幾天時間。
這個歷史學家并沒有對這個疑問給出一個精準的回答,但事實上任何看到這個疑問的人都不需要回答,因為他們無一例外都認為蘭尼斯諾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劇毒,死于一種對普通人來說一點足以致命,但卻折磨了蘭尼斯諾幾天才讓其喪命的劇毒,而下毒的人只要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將矛頭指向當時英格國王。
在一些好事之徒的推理中,英格國王之所以會將蘭尼斯諾毒死,是因為蘭尼斯諾的名望實在太大了,不僅僅英格王國底層民眾對有著完美騎士美譽的蘭尼斯諾無比愛戴,就連英格王國其他的騎士領主也都以英勇善戰的蘭尼斯諾馬首是瞻,其中絕大部分騎士領主都曾被蘭尼斯諾救過性命,關系自然更加深厚。
英格王國的年歲已經很大了,隨時都會有過世的可能,而新的繼任者無論聲望,還是權勢都遠遠無法和蘭尼斯諾相提并論,一旦現任英格開國之王過世,新的國王登基,那么新國王肯定無法壓制住還處于壯年的蘭尼斯諾,只要蘭尼斯諾有一點野心,奪取英格國王寶座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的當權者都不會讓這樣一個威脅他們后代的人存在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的解決掉這個麻煩。
雖然這些傳聞全都是來自于一些好事之徒的推測,沒有任何一絲證據可以證明,但這些推測卻又合情合理,特別是蘭尼斯諾死后不久,英格國王就過世了,而且過世之前就已經將后事安排得妥妥當當,讓繼任者沒有任何困難就登上了王座,很顯然這位英格國王在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不行了,和推理的緣由極為吻合。
隨著這個推理流傳開來,已經有歷史學家專門將這段推理當作正史編入到了英格王國史之中,并且一些戲劇家更是將蘭尼斯諾之死寫成了各式各樣的劇本和,在維綸各國流傳。
這些戲劇和在維綸流傳速度之快,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短短不到五天時間,幾乎就傳遍了整個維綸世界的文明國度內。
只要稍微有些智慧的人都能夠看得出其中肯定有各國政府在里面操作,而其目的無疑就是為了打擊剛剛盡力起來的英格王國。
雖然英格王國建國海外,對大陸各國沒有直接威脅,但因為有西格瑪王國這個先例,使得他們怎么樣都不愿見到一個海上王國的崛起,所以在不能直接動武打擊這個新興國家的時候,他們只能通過在這個國家制造內亂來遏制這個國家的發展。
不得不說,各國政府的做法非常成功,在傳聞流傳到了英格王國后,英格王國明面上雖然沒有出現什么騷亂,但暗地里民眾對新國王的信任降到了最低,甚至出想過不少抗稅的事情,這種事在一個正處于上升期的新興國家中從未有過。
如果民眾對國王稅務官的反抗可以看做是底層民眾對國王的不滿的話,那么每年召開一次的騎士議會因為絕大部分騎士的缺席而不得不停止召開,就算是各個騎士領主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情緒了,顯然他們也覺得蘭尼斯諾的死有蹊蹺,但又不好調查,只能通過這種方法表現出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