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傳聞全都是來自于一些好事之徒的推測,沒有任何一絲證據可以證明,但這些推測卻又合情合理,特別是蘭尼斯諾死后不久,英格國王就過世了,而且過世之前就已經將后事安排得妥妥當當,讓繼任者沒有任何困難就登上了王座,很顯然這位英格國王在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不行了,和推理的緣由極為吻合。
隨著這個推理流傳開來,已經有歷史學家專門將這段推理當作正史編入到了英格王國史之中,并且一些戲劇家更是將蘭尼斯諾之死寫成了各式各樣的劇本和,在維綸各國流傳。
這些戲劇和在維綸流傳速度之快,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短短不到五天時間,幾乎就傳遍了整個維綸世界的文明國度內。
只要稍微有些智慧的人都能夠看得出其中肯定有各國政府在里面操作,而其目的無疑就是為了打擊剛剛盡力起來的英格王國。
雖然英格王國建國海外,對大陸各國沒有直接威脅,但因為有西格瑪王國這個先例,使得他們怎么樣都不愿見到一個海上王國的崛起,所以在不能直接動武打擊這個新興國家的時候,他們只能通過在這個國家制造內亂來遏制這個國家的發展。
不得不說,各國政府的做法非常成功,在傳聞流傳到了英格王國后,英格王國明面上雖然沒有出現什么騷亂,但暗地里民眾對新國王的信任降到了最低,甚至出想過不少抗稅的事情,這種事在一個正處于上升期的新興國家中從未有過。
如果民眾對國王稅務官的反抗可以看做是底層民眾對國王的不滿的話,那么每年召開一次的騎士議會因為絕大部分騎士的缺席而不得不停止召開,就算是各個騎士領主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情緒了,顯然他們也覺得蘭尼斯諾的死有蹊蹺,但又不好調查,只能通過這種方法表現出自己的態度。
面對騎士領主表現出來的不滿,新國王根本無法做出任何懲罰,畢竟這些騎士只是用各種理由推脫參加會議,并沒有做出什么違反法令的事情,更何況這些騎士領主單個或許都不是國王領的對手,但他們聯合起來形成的勢力,卻足以和國王領的軍隊相抗衡,更何況在這些騎士背后還站著一個實力一點也不比國王差多少的白金漢公爵,使得國王根本一點辦法都沒有。
無處發泄怒氣的國王只能將矛頭對準了被各個騎士領主排斥的蘭尼斯諾家族,再加上這件事的源頭也是蘭尼斯諾引起的,國王下手自然也是狠辣,直接找個理由開除了當時蘭尼斯諾家族長的宮廷職位,然后用栽贓的手段,制造了蘭尼斯諾家族叛國一事,剝奪了爵位和領地,殺了一大批蘭尼斯諾家的人,最終如果不是白金漢公爵暗中出面制止,或許蘭尼斯諾家族就徹底死光了。
對于蘭尼斯諾家族的遭遇,英格王國的民眾都報以同情心,但他們卻也認為蘭尼斯諾家族是自作自受,他們如果有自知之明就應該在蘭尼斯諾死后將家族名字交還給蘭尼斯諾,換回以前的名字,在民眾心中蘭尼斯諾只有一個,而且完美到不需要有任何外物,包括家族在內。
因為對蘭尼斯諾的愛戴,英格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絲蘭尼斯諾情結,所有和蘭尼斯諾有關的事物都很受英格人歡迎,而每年一度的湖中女士節自然是所有英格王國節日中的重中之重。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英格人都會來到城市附近有湖泊,水塘以及任何一個有水的地方,載歌載舞,歡慶蘭尼斯諾榮歸女士的懷抱,一出出和蘭尼斯諾有關的戲劇也會在節日慶典上免費上演,直到黎明,所有人都會在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下來的時候,將心中的愿望寫下來,綁在石頭上,丟入水中,以求獲得湖中女士的祝福。
htt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