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奪取了大量殖民地領地后,本應該繼續擴大戰果的古族卻在這個時候停止追擊,徹底的解決所有的殖民地,而是選擇停止進攻,消化戰果。
部落方面之所以做出這么錯誤的戰略決定,不僅僅是因為各個部落對擴大的地盤極為垂涎,希望能夠立刻分掉到手的戰利品,補充戰爭的消耗,同時被當作精神象征的古族也開始不甘再當成一個凝聚部落的吉祥物,而是想要奪取更高的權利,以便在國家建成后他們能夠獲得其他國家中王室一樣的超然地位。
在這段期間,古族利用各種手段奪取了各個部落在這個聯合中的權利,侵吞部落的戰果,擴大自己的勢力,并且還刻意拉攏其他部落中的青壯派,對現在各個部落的掌權老人們發起沖擊。
如果沒有其他意外,古族說不定真的能夠收回所有部落的權利,史無前例的同意莫桑大陸上的所有部落,將殖民者趕出莫桑大陸,建造一個從未有過的莫桑帝國,成為整個莫桑大陸最高的權利掌控者。
可惜的是古族太過操之過急了,行事手段也直接殘忍,以至于各個部落對古族都極為不滿,一些和古族敵對的部落也開始考慮對付古族了。
只是,因為前期他們為了部落凝聚力對古族身份的宣傳太過了,以至于他們現在想要對付古族,恐怕也礙于他們宣傳出來的身份,無法動手,這使得他們只能尋找外力來解決這個麻煩。
而當時的殖民軍就成了最好的外力,所以幾個和古族有仇的部落便共同派出試著練習殖民地軍方面,表達合作消滅古族的想法。
當時的殖民地聯軍最初以為這是部落的一個陷阱,但很快他們就調查清楚,其他部落的用心他們還不清楚,但發現派出使者的那幾個部落卻真的是想要解決掉古族。
殖民地軍方面感覺這是一個時機,因為解決了古族的話,那么各個部落即便占據了不少地盤,但內部又將變成散沙一片,對于殖民地軍來說沒有凝聚力的部落非常好對付,到時候又可以慢慢的將這些部落解決掉。
于是,兩者一拍即合,殖民地軍方面組成了一支聯合精銳小隊,在部落方面內部情報的指引下,布置了一個針對古族的致命陷阱,而帶領這只小隊的人就是胡佛莫桑。
古族有祭祖的習俗,每年一個固定時間,他們會回到祖地進行祭祖,這次他們也不例外,只不過和以往不同的同時,他們沒有在外圍布置警戒點,而是將外圍的防護工作交給了其他一些它認為忠心的部落。
在祭祖的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事,除了當時執行人物的那個精銳小隊以外,沒有人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祭祖的那個火山突然爆發,將山上所有古族的人全部吞沒,古族一夜之間滅族,而執行任務的那隊人只有很少幾個人活著回到了軍營,胡佛漢森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事后殖民地軍方面追問過當時在古族祭祖的圣山上發生了什么事,但胡佛漢森等幸存者卻什么都沒有說出來。
因為古族是死于火山爆發,使得原本準備用殖民地軍隊屠殺古族作為借口,凝聚各個部落,向殖民地軍報復的那些部落紛紛謀劃落空,而因為古族凝聚起來的部落聯盟也如同殖民地軍所料的那樣很快出現內亂,彼此部落因為之前戰利品分配以及地盤歸屬等等原因開始彼此廝殺,從小部落,到大部落都無一例外全卷進去了,部落聯盟幾乎形同虛設。
這原本就在殖民地軍的預料之內,他們只要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全力進攻,就能夠一句解決這場差點讓殖民地軍徹底滅亡的部落起義。
可是,還沒等他們動手,另外一股力量卻已經找到了時機,結果古族滅族事件最終的受益者既不是部落方面,也不是殖民地軍,而是被雙方都小看的新莫桑人。
始終在儲蓄力量的新莫桑人異軍突起,先是以雷霆之勢擊敗了當時殖民地聯軍的主力,跟著數個殖民地主要城市全都起義脫離各國控制,其中就有非常重要的一些補給港口城市。
在承受了幾次殖民地軍和其他王國海軍的反撲,并且擊敗各國軍隊后,各國內部已經生出了厭戰情緒,最終隨著法蘭帝國放棄殖民地開始,各國也都放棄了殖民地,而英格王國則是最后一個放棄殖民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