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和蘇曉婉不知顧竹軒為什么會突然改變態度,提出有個計劃,請他倆幫助權衡,這個上海灘的風云人物,在失去愛女的悲痛之下,要說出的到底是什么計劃,不禁心里忐忑的看著顧竹軒。
“你們兩人不要緊張,我作為一個在上海灘十里洋場打拼過來還活著的人,總不能老是沉浸在銘兒犧牲的悲痛之中,既然銘兒在抗日戰場犧牲,我要把銘兒未了的遺愿接過來,替她繼續干下去。”
“世伯,我和曉婉雖然不知道你有什么重大計劃,但是只要我們兩人能幫上你,一定會不遺余力。”
顧竹軒臉色一正堅定地說道:“我想把天蟾舞臺關停,騰出地方收留那些被戰爭逼得無家可歸的難民,給他們暫時有個安身立命之處,我想即使銘兒活著,她也會為我的舉動舉手贊成。”
關停‘天蟾舞臺’騰出地方收留戰爭難民,這種大手筆在上海灘的這些大亨里,也只有顧竹軒能干的出來。
這個‘天蟾舞臺’在上海可算是名聲大噪,而顧竹軒能將‘天蟾舞臺’搞得風生水起,這里還有一段傳遍上海灘的艱難羞辱史。
顧竹軒憑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在上海十里洋場漸露頭角,感覺自己有了底氣,應該開足馬力賺錢,遂與蘇北同鄉聯合投資,在閘北開設了江淮雜劇的小劇場,正式向娛樂業進軍。
經過努力,先后開設了德勝茶樓、三星舞臺、天蟾舞臺、天蟾玻璃廠、大生輪船公司等一系列產業,成為實至名歸的上海灘商業大亨。
正因為這個日進斗金、大名遠揚的天蟾舞臺,讓顧竹軒打了一場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官司。
突然有一天,公共租界工部局一紙公文送到顧竹軒在閘北英華里的寓所,內容簡單強硬,明確指出天蟾舞臺的土地所有權,收歸公共租界工部局開發,拆遷補償款只給500大洋,這個強盜公文,分明要治顧竹軒的‘天蟾舞臺’于死地。
顧竹軒手拿公文渾身顫抖近乎瘋狂的罵道:“混蛋,這是在明搶我顧竹軒的天蟾舞臺,我豈能就此罷休?”
但是經過反復權衡,顧竹軒冷靜下來,認為自己雖然在上海灘算是個人物,但是單槍匹馬的與工部局死磕,吃虧的是自己。要是就這么忍氣吞聲,以后在上海灘還怎么混?
他為了把死棋走活,找到上海總商會會長人稱‘阿德哥’的虞洽卿詢問對策,虞洽卿是工部局五位華人董事之一,非常清楚顧竹軒接到工部局拆遷‘天蟾舞臺’的背后陰謀。
其根源是工部局的官員,早已被永安公司收買,要想疏通關系,叫工部局放棄是不可能了。
他給顧竹軒出了個釜底抽薪的主意,看著顧竹軒說道:“如茂兄,要想保住你的天蟾舞臺,必須用法律手段才能討回公道,你斟酌一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