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嘆息道“他在忙著給西北總制三邊的王軍門制藥,他有讖言說,王軍門或熬不過今冬。”
“還有先前宮里那把火,也是張解元他推算出來的,太皇太后提前移宮到仁壽宮,才未出事您不信他,何以要請他給你配藥呢”
張懋臉色微微錯愕,怕被人聽見,他湊上前輕聲問道“那把火,他算出來了”
“是啊。要不咱家怎會來勸說,讓您別意氣用事呢他就算開的方子不合理,您也不妨先試試咱家還要回去通稟陛下,就不多打擾,告辭告辭。”
“蕭公公不進去坐坐”
“不了,沒閑暇,以后有時間再聚。”
這邊張懋目送蕭敬乘坐馬車離開。
旁邊的下人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望著怔立在那的張懋,問道“公爺,那方子”
張懋皺眉道“真世上離奇事還真多,他到底是個道士,還是個大夫,抑或是書生怎么什么事都有他”
“公爺”
“既是食療,那就按他說的,給用幾天,之前的藥膳也不能斷,就先這樣罷唉看來是老夫病急亂投醫,找錯人了”
皇宮,仁壽宮。
長寧伯周彧正在拜見自家老姐姐,還給周太后帶來禮物。
“倒挺客氣家里事,都還好吧”
周太后兩個弟弟,慶云侯周壽、長寧伯周彧,算是大明成化到弘治兩代外戚中顯赫的,全得益于憲宗和孝宗兩代皇帝的孝順。
周彧嘆道“犬子小瑭他,騎馬摔傷了,正在養傷。兄長聽說京師最近有痘瘡瘟疫,很久沒出門了這不讓弟弟我,替他來給太皇太后問好。”
周太后嘆道“真不讓人省心啊。京師的瘟疫還好吧”
“還好,這不順天府正在各處張羅,給人種藥,我也種了,說起來家里周邊人,凡是種藥的,一個得病的都沒有。勞煩老姐姐您掛心。”
周彧面上對著恭維笑容。
“那就挺好。”周太后道,“回頭拿個玉如意回去,當辟邪。”
“謝太皇太后。”
周彧趕緊起身相謝。
入宮一趟,總能撈點好處回去,所以他也喜歡入宮來,但也不是每次申請入宮都能得到批準,外臣進宮探望內宮女眷還是有講究的。
“對了老姐姐,還有一件事,話說成國公家的二小子,叫朱鳳的,前日到我府上來,說是讓我來負責重修清寧宮的木料和石料。”
周彧這才把自己入宮的目的說明。
相比于張家兄弟的跋扈,雖然周彧也不讓周太后省心,但他有一點好,就是有什么事會先來請示一下自家姐姐。
周太后聞言滿意點頭“看來姓張的貢生,還挺會辦事的。”
“嗯”
周彧不解,我跟你說朱家老二,怎跟我提什么張貢生
只有周太后心里跟明鏡一般,知道朱鳳此舉是受誰的指點。
“這是好事,給內府修宮殿供貨,是你覺得力不能及”周太后問道。
周彧聽明白,姐姐這是支持他承攬承包商這活。
大概也是故意漏一些油水給自家人,誰不知道給皇宮修宮殿供材料是個肥差
“不是,只是弟弟我怕跟張家那兩個,再鬧出什么事。”
周彧也有點怕張家兄弟了。
隨著周太后年老,不問外面的事,周家的地位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而張家卻是如日中天。
周太后板著臉道“頭幾年你們當街毆斗那事,到現在言官還掛在嘴上,難道你就不想找回場子張家的人不用你擔心,你只要專心把清寧宮給修好,別讓哀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