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無論是暖房還是玻璃房里植物,普通老百姓想吃都無異于在做夢。
白梧桐的技術,玻璃的成本雖然降下來了,想要建造玻璃房也是不可能,一來玻璃房極為容易被破壞,尤其是這里靠近海邊兒,萬一是臺風天氣,玻璃碎了,整個玻璃房也會毀之于但,而且,成本到底也不算太低。
但蘑菇和蔬菜的生長習性不一樣,它需要的陽光不多,只需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有良好的菌包和菌種,即便是一個簡陋的菇棚,沒有大棚膜,也能夠種植出高產的蘑菇。
想要冬天吃上大量新鮮的蘑菇,完全不是夢。
白梧桐一邊喝湯一邊在空間電腦里查找關于培育菌種的資料,一碗湯過后,她看懂了。
只要將食用菌從混雜的生物中,單獨地分解出來,然后再進行純化發育,就能得到純菌種。
將純菌種在可控的條件下進行大量的生長和繁殖,就能培育出蘑菇。
每個蘑菇的培育辦法稍有不同,但基礎原理還是一樣的。
白梧桐放下筷子,勾起嘴角,對楊嬸道“我們可以自己種蘑菇。”
關于蘑菇的種植,楊嬸也聽說過的,用一把斧頭將一顆樹砍倒,然后在上面劃痕,過不了多久,香菇就會從樹皮上長出來。
這種法子在華國又被稱為原木砍花法,有上千年的歷史,專門用來培育蘑菇的。
其原理便是,天然蘑菇散發出的孢子在斧痕上萌發,最后再樹皮上形成菌絲,就會長出一批蘑菇。
但是,這種辦法培育蘑菇,生長周期很長,最少也得兩年才能培育出成熟的菌絲,逐漸長成蘑菇,尤其是受到氣候和環境的影響,收成量也很不穩定,所以,很多人即便知曉種植蘑菇的法子,也懶得去種。
白梧桐說可以種蘑菇,楊嬸還以為她是想種來自個兒吃,當即笑道“女帝想種蘑菇,回頭我就讓老三去山里砍幾節木頭樁子回來。”
原木砍花法在華國農業文化歷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到了現代,早已被先進蘑菇培育技術所取代。
產量高,生長速度快,不僅能快速充盈生鮮市場,還能制成干貨,賣給食品加工廠,制成各種產品。
若是他們現在種植,也是一種適合大家發展的產業鏈。
白梧桐笑道“我知曉一種法子,也能種蘑菇,且一畝地還能產出幾百斤。”
幾百斤
楊嬸愣在那里,懷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一畝水稻的產量也才幾百斤,一畝蘑菇怎么可能產出幾百斤
女帝即便是不會種蘑菇,也說的太夸張了吧。
楊嬸又不好否認白梧桐,結結巴巴地問“真,真的”
菇棚種蘑菇,可以分上下好幾層,幾百斤真的很容易。
白梧桐自信地點點頭,“我們可以試試這種法子,萬一種成功了,對我們也沒有損失。”
楊嬸心里不敢相信,嘴上卻問“需要準備些什么”
白梧桐笑道“暫且需要一些新鮮的蘑菇,如果順利培養出菌種,我們就可以建菇棚正式種蘑菇了。”
------題外話------
最近忙著趕飛機,現在終于到家了安定下來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