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一切就都會過去都會回到過去那樣。”
他們沒想過自己會死沒想過屋子會被燒掉。
就連送出去的青壯年,都只是“暫時避避風頭”,回頭事情過了再回來村子里,繼續過著過去的生活。
但回不去了。
由于能戰斗的青壯年全都出逃加上圍墻失守,整個溫泉村的村民犧牲了超過一半。
大半個村子焚燒殆盡,就連雅之店長的旅館也因為食尸鬼的圍攻而殘破不堪在三郎死后這些嗜血的野獸仍舊對他們持續進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只是失去了統一指揮并且會遵循食欲對同類進行撕咬的它們不再具有之前那樣的威脅。
房子可以重建田地可以重新耕作,牲畜可以重新放養。
但死了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旅店門口的空地上用草席蓋著的尸體鋪了一地其中有很多還是小孩。
他們沒有被送走的原因和那些青壯年被送走的原因相同都是愛與關心。
“年紀小遠行不安全。”
不光遠行不安全就連按照亨利最初的計劃將老幼婦孺集體安置到旅店進行集中保護在他們看來也是不安全的孩子還是跟父母待在一起最好。
同理的還有口糧和其它很多物資。
武士們的威望和權力能要求農民們把這些上交進行集中管制但農民們也有的是辦法拖時間或者藏匿就像他們送走青壯年勞力一樣。
“溫泉村”聽起來像一個整體可所有這些被迫參與戰斗的村民考慮的卻都只是自己,以及或許一部分熟悉的鄰居朋友與親戚。
他們定下的布防與警戒計劃算得上優秀,卻高估了執行計劃者的素養。
一環接著一環的缺斤少兩共同導致了必定會發生的崩塌。
所謂賢者所謂引路人若是別人不愿追隨的話。
終歸也是如此無力。
太陽正式升起了。
望著滿地的瘡痍龍之介下達了隊伍解散的命令。
他的復仇結束了。
僅剩的那些浪人許多都帶著傷,他們變得和村民一樣悵然若失不知何去何從。
他們期待著的復仇結束后龍之介回歸成為華族,他們也再次擁有武士身份的光景,沒有出現。忠心克制著他們仍舊尊敬著這個男人,但自己之后又該何去何從
龍之介選擇留在溫泉村。
這件事還沒結束。
坪山縣那邊必然會收到消息派出人員,而擁有豐富華族生涯經驗的他明白。
這些人不是來救援或者收拾后事的。
他們需要一個人對這樁慘劇負責,需要一個能交給上面的答案。而若是他這個浪人領袖、前任華族離開了。那么雅之店長就會成為這個對象。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亨利一行人打點狀態,接收了來自龍之介最后的饋贈,在清晨也離開了這塊是非之地。
本就是流浪之身的約書亞跟上了亨利他們。因為新月洲不存在傭兵工會這種組織的緣故,他身為一介異鄉人會跟龍之介在一起除了意氣相投以外也有樸素的生活所需這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