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到來以后又過去四五日有余,此時已經正式步入了10月。而寒冷似乎也站穩了腳跟,夜里一行人若不生火哪怕層層包裹也仍舊感覺四肢末端相當冰涼。
尤其是和人武士們身上穿著的大多是棉麻混紡與蠶絲華服這類輕薄衣物。
當初出發時他們人數眾多且全副武裝層層裹裹加上一些外物幫襯還沒什么問題,如今只穿著常服,沒下雪的天氣竟然有些難以忍受。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青田家一行是來自北部藩地的,但他們卻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恰當的防寒衣物。
這其中原因有二;
其一在于原料的缺少。新月洲并不原產棉花,少量由過去遠洋航行帶來的種子又因種植環境與糧食作物耕地有所重合的緣故,產量并不充裕到能用作填充保暖衣物的程度。它們多數被制成布帛,純棉衣物都算檔次較高的,就連武士們也大多穿著與產量更高的亞麻混紡的棉麻材質衣物但亞麻材質透氣性良好卻不怎么保暖,作夏日衣物尚可,天稍微冷一些就涼颼颼的。
除此之外新月洲的地形也難以大規模飼養綿羊,因此如里加爾那樣大規模運用羊毛作為保暖衣物的做法也不可行。
但比和人更早來到這片土地,并且如今主要在北部活動的夷人卻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而這就與第二個原因,也是人類歷史上出現過文明與文化的任何國度中都最常見的理由掛鉤了
“不符合身份”
和人社會有士農工商。士乃最上等,其次務農者,從事各行工作的工匠緊隨其后,而傳統地位里最下等的是商人。
可在這四種排名以外,還有名為“不可接觸者”“部落民”的存在。
這些人即是從事毛皮狩獵、屠宰與劊子手等行業的人。
如果說漁民勉強還能規劃到工農之中的話,正兒八經的全職獵人在月之國的社會當中就是屬于這種“人之外”的存在的。
沾滿血和野獸氣息是骯臟的,雖尚武但亦要精通書法禮節的文雅武士們自不能與此類人同流合污。所以他們不能披著一身皮毛,不論它們有多暖和。頂破了天可以在刀鞘箭囊和弓之類武器或者鎧甲上弄上一丁點皮毛以謀求野獸精神體現武勇,但是絕對不能打扮得像一個蠻族、像一個不入流的部落民。
而這也是亨利他們之前所狩獵到的野豬皮好說歹說才被拿去鋪在馬車里當墊子的原因。
就算這樣,青田家的家眷尤其是彌次郎的妹妹也經常抱怨車廂內有一股野獸的臭味。
亨利和米拉前幾日去毛田的市場上在藥店里就還多花了一筆錢買了好些熏香,來改善這位嬌滴滴大小姐的心情。
每個國家、民族、宗教甚至是家族都會有一些特定的傳統,它們在過去也許曾有實際意義,也有一些只是為了加強統治者的權威。
它們的存在并不一定是有益的,有一些甚至是有害的,比如一些地方會用器具禁錮自己的身體來使骨骼生長變形符合某種特定的審美。
并非源于實用主義,而是一種文化層面上的原因導致的抗拒心理,哪怕同行了這么久也仍舊時常造成青田家一行與里加爾一行以及像亨利等人多于新月洲同僚的夷人少女之間的沖突。
在文明愈是發達的地方,人與荒野之間的聯系就愈是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