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食物鏈的角度來看,人并不是一種十分強大的捕食者。
沒有龐大的體型、沒有強壯的大口和鋒利的爪子,就連身體結構也全然稱不上是結實可靠。
速度一般,難以與各種同為哺乳類的生物相比。身體結構更是有所欠缺,表皮防御能力難以與爬行類以及更先進的龍類相比。
然而即便如此,早在人誕生出真正的文明以前,卻也已經占據著食物鏈中上游的位置。
這一方面自然與直立行走解放雙手得以使用工具和獲得更高更廣的視野相關。但另一方面,有一項如今許多人忘卻了自己擁有的作為生物的強悍能力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捕食者大體可分為兩種伏擊型的和追擊型。
以哺乳類為例,貓科大多是伏擊型的捕食者,擅長潛伏靠近獵物之后依靠強大的爆發力在短時間內拉到極高速度完成擊殺;而犬科則大多是追擊型的捕食者,通過長時間的追擊讓獵物消耗體能之后輕松擊殺。
而人類。
是追擊型捕食者的天花板。
遠古時期文明尚未誕生時的人類能夠集群狩獵活生生把體格龐大的巨獸累死,這種可怖的耐力即便在如今文明繁盛的時代仍舊可見一斑許多行腳貨商和普通步兵都可以在扛著近乎自己體重一半的負重情況下長途行走。
有行軍經驗的人也清楚步兵和騎兵盡管在沖刺奔跑的時候會被拉開距離,但行軍過程中步兵們卻往往是可以跟上馬匹的。馬兒雖然負重能力更強體格也更大,但卻需要更多的中途休息。而人類可以進行極長時間的跋涉,體能依舊充沛。
這種作為生物的強悍耐力是如今人類可以遍布五湖四海的一大原因而這也引發了這樣一個疑問。
它還能更進一步嗎
如若設法通過某種手段,在保留了人類這一物種極強悍的耐力得以長途跋涉行軍的前提下,再添上一些其它高等捕食者的特征。
創造出來的生物,或者說怪物。
是否可以如字面所示。
是徹頭徹尾“不死不休”之物呢
眼睛完全跟不上。
不能思考。
思考的話就會來不及。
只能交給手中武器和長年累月養成的身體反應。
馬兒在驚慌,即便是米提雅這樣高貴的獨角獸也很明顯地不安了起來。
他們理所當然地被圍困了。
即便隱藏了氣息,即便控制了魔力的使用,那些東西仍舊發現了他們。
或者說它們在殺光了附近所有的生物以后,余下的一行人闖進來的動靜理所當然地被察覺了。
亨利是想避開的,但哪怕沒有任何負載的馬兒也跑不過它們,更不用提滿載的馬車。
高機動高耐力,除非長了翅膀會飛否則他們完全無法逃離這些東西活動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