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斜撩的動作很大,科班出身的和人劍士早有預料因而一個后踏步躲閃了開來。她兩手高高舉起顯得正面空門大開。和人劍士以為抓到了時機一步逼近因為這樣的攻擊要反手接一個袈裟斬是需要時間的,而她變換動作的空當正是進攻的機會。
中段的架勢抵擋換手變成袈裟斬的上段攻擊很是合適,而只要把米拉的下劈擋住將她武器限制在高處,她便無法防御對于中段和下段的進攻。
典型的和人劍擊思路。
可她是里加爾的劍士。
米拉根本沒打算轉成袈裟斬,她握著柄末的左手反而向上一推,使得整把長劍由劍尖斜上的姿態變成向下指去。
浪人劍士看見劍尖忽然指在自己面前慌忙后退并且用太刀格擋,而洛安少女則在兩刃相交的一瞬間立刻逼近然后用護手卡住了對手的太刀往外一推。
“不錯。”連賢者都對這一系列的操作予以贊賞。
和人的長刀在鍛打方式上就與里加爾長劍差異甚大,堅硬的刀刃輕薄而刀背作為緩沖保留較為柔軟但相當厚重的新月洲長刀,和里加爾長劍哪怕舍去外觀的差異也是有極大的區別的。
它們寧折勿彎。
和人的刀是在劈砍性能上鉆研到極致的產物,它們堅固并且能夠揮發出有效的斬擊能力。而里加爾的長劍則往往寧可柔軟一些,因為里加爾的進階劍術
注重的是纏劍之技。
兩刃交加時,和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向后拉開距離再次發起斬擊。
而里加爾劍士則會以劍刃相接的地方作為支點,靈活轉動劍尖對對手發起刺擊。
于是不熟悉里加爾劍擊的和人劍士陷入到纏劍的距離時,他們便會焦慮地發現
拉不開,甩不掉。
自己手中的長刀猶如一根勉強可以自保的柱子,而柱子的兩端盡是狂風暴雨般的試探性突刺攻擊。一邊后退一邊光是嘗試格擋開來這不停以自己手中的刀作為支點發起的進攻就已經很是困難,而纏劍的狀態下試圖抽刀立刻就會被對手注意到緊接著發起更加猛烈的攻擊。
浪人劍士陷入了洛安少女單方面的壓制之中,太刀更擅長的劈砍性能在纏斗之中因為拉不開距離很難發揮出來,而長劍的攻擊他只能被動地格擋,很快便被抓到機會劃開了較為靠外的肩膀和大臂之類的部分。
而隨著血液流失他的體能也在進一步地消耗。
“當”傷痕累累的太刀掉落在了地上,連帶著氣喘吁吁的浪人也一屁股坐倒。
“我、我投降、我投降”年青的浪人劍士大聲喊著。
“豈有此理,一介女流”而余下的浪人終于忍耐不住了,他們再也不顧周遭的威脅拔出刀就朝著場中央的洛安少女沖來。
同伴連敗兩人,面子的重要性終歸還是占了上風。
米拉愣了一小下,她過于專注于眼前的戰斗所以差點忘了周圍還存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