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上流階層的武士們不事生產,他們作為生物的日常飲食需求皆由他人供給。
文明社會和自然有些像是兩個幾乎完全不同、格格不入的生存環境。在文明社會中的成功標準有時候是寫一篇有用的文稿或詩歌、能在一次萬眾期待的比武中獲勝。而這些“成功”可以為你帶來資金,用資金便能購買到生存下去所需要的食物之類物資。
可這些技能在自然之中卻沒有作用。
文明的人類是幾乎把自己和自然隔開的,不捕食也不被捕食。
這或許也是大部分人對食尸鬼那種源自內心的厭惡感來源之一:因為相像而厭惡。
生存在自然界,與山野為伴的夷人。
更像一個生物,一個生態中占據一環的捕食者。
能不能吃到東西取決于狩獵或者采集的成功與否,而這兩者能否成功又與自身的技能水平相關。
怎么判斷哪里是獸道;多高的、什么樣的痕跡是什么動物留下來的;什么動物喜歡吃什么樣的食物;有毒但可以用在箭上的漿果和只有吃下去才會發作所以沒什么用處的漿果怎么區分。
宛如習慣了水的魚上了陸地就會很快消亡一般,不論是夷人長期生活在和人文明社會還是反過來,他們彼此都只會感覺到濃重的不適,想回到原先的生活。
因為他們磨練出來的技能、掌握的知識都是在自己所適應的環境中才能良好發揮的。
武士們還在忍受,巫女們所謂的習慣,其實都只是將這一切視為一種“過程”。
這對他們來說只是旅行,他們終究會回到文明社會之中,回到有人種田供給他們食物,有人燒柴取暖,有溫水沐浴的日子里去。
也許過程會比較漫長,但終歸會有一個終點。
可對璐璐來說,這就是她的生活。
做工精良的獵弓保養良好通體光滑,保留了鍛造時的氧化黑色的箭頭不會反射出過于明亮的光芒。
她從覆蓋有野豬皮毛以防水的箭囊中緩慢抽出箭矢搭在弓上,對于身形小巧而臂長也有限的夷人少女來說,這樣一把短弓是最佳的選擇。
獵物沒有注意到她的存在,下風處讓她身上人類的氣息絲毫沒有散發出去。
她耐心地等著,等待那頭鹿放松警惕收回不停移動的耳朵,垂下頭去開始安心啃食嫩葉。
而它也確實照做了,因為森林很平靜,只有些許的沙沙聲和風聲,沒有任何值得警惕的聲響。
它垂下了頭放松了警惕,而她緩慢地把大拇指繞過弓弦,左手向前推的同時將弓弦緩慢向后拉。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