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月是鬼神族宗主之女,某種程度上相當于鬼族公主那樣的存在。若是能請得動鬼神族的主力部隊那她們也確實是有底氣的。但鬼族被新京牢牢限制在自己的領地之中,皇室方面意圖讓他們和隼人族形成互相鉗制的局面從而威脅不到自己。
“百人鬼神可破城”的說法對于和人的高層將領而言是金科玉律,除卻加入巫女部隊的部分,超過10人的鬼族若是想離開領地那就必須提前通過層層官僚體系提交申請。
而這份申請會在各個環節卡頓許久,要么卡到提交申請者自行撤回,要么在等了三五年后才慢悠悠地飄來一句“不予應允”。
自身有心無力,而有能力者則百般推脫。即便是那些基于與巫女打好關系等小心思認證傾聽者,在大概理解了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以后也往往面露難色。
月之國是個龐大的國度,龐大意味著它有很多的事物很多的威脅需要去處理。
分清事情的優先級本身就已經足夠困難,若在這其中加上掌權的各個環節之間互相有對立和使絆子——例如有人認為某件事情處理不好的話自己的政敵會遭殃下臺因而故意隱瞞不報小事硬生生拖成大事——的話,想要試圖做某些正確的事情就會變得愈發困難。
而這一次的根本問題,最大的阻撓。
是賢者。
他大概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實際上在一開始告知二人時便有提及。
“爾等所號稱的可威脅到我大月的重大災難,其信息來源。”
“乃是一介名不見經傳的南蠻莽夫?”
鄙夷,排斥,不可信。
比之拉曼帝國都要更加高傲更加目中無人的和人貴胄們,且不論信息如何詳盡如何盡可能地客觀,在聽說大巫女和博士小姐二人這些論據來源是一個南蠻人的時候。
第一時間便會嗤之以鼻,判斷是不可信的。
他們寧可相信這兩位同樣身居高位知識水平過人的女子是“被那個可恥的南蠻人以某種手段蠱惑了”才會“說出大月將亡這等大逆不道的可笑言論”,也不愿意哪怕派出一支由他們自己親手挑選的部隊前去現場探查求證。
這一次,是綾和大巫女優良的品德反而起到了阻撓作用。
若不提及賢者的存在,只說是她們自己獨力調查,可能反而這件事更能得到重視。但兩人都太過于誠實,覺得必須告知來讓亨利一行也獲得某種功名嘉獎。她們盡管身居高位卻終歸不是在政界混的,她們不知道有時候巧妙的言語就可以達成十倍努力也無法達成的目標。
于是在信息源說出口的一瞬間,她們不約而同地迎來了上級的鄙夷。
之后嘗試修改方案再度提交,甚至是要求對方親自派出有監督的隊伍現場查證是否屬實,只是讓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因為她們終歸是沒有實權的。
學者與巫女,身份高貴,卻沒有實權。
給出的執行方案越詳細,越會戳中那些身居高位的華族們脆弱易損的自尊——你們也配教我們做事?
兩人的執著不僅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反而讓問題變得很有個人針對性。因為她們一定程度上挑戰了那些身居高位者的權威,對方為了彰顯權威甚至在之后只讓手下冷冰冰地接待——和人稱之為‘鹽應對’——而從不親自現身。
磕磕絆絆吃閉門羹。
大巫女見得比較多所以還相對能接受,而因為對和人社會的了解,賢者也對此早有預料。
只有博士小姐顯得很難接受。她會為了追求真理而獨自北上,正是認為世間真理乃是一切之重,而遇到這些人因為權力和偏見不論如何都拒絕接受真理之時,她感到沮喪和無法理解也是理所當然的。
綾的思考方式是純粹的,盡管她學識淵博卻正因如此才不懂得人情世故。